《战国策·齐策一》记载着一个邹忌比美的故事:邹忌身材魁梧,仪表堂堂,于是便有了与同城美男徐公一比高下的想法。为了求证结果,他分别向妻、妾与客抛出了他与徐公谁美的问题,均得到了他美于徐公的答案。但当他亲眼见到徐公本人时,又“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为此他“暮寝而思之”,悟出众人认为他美于徐公的内在原因——妻“私”他、妾“畏”他、客“欲有求”于他。
能在众人的溢美之词中不沾沾自喜,不迷失自己,始终保持头脑清醒,这是自知;事过思虑,寻根究源,得到众人赞誉自己的内在原因,这是自省。由此推之,邹忌比美,不仅比出了自知,更比出了自省。
自知是一种正确的自我认知方式。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能冷静分析身边人,公正处理身边事。家事如此,公事亦如此。一个缺乏自知的人很容易误己误事,历史上就有这样惨痛的教训。战国时期著名的长平之战,赵国之所以一败涂地,其原因就是派了一个缺乏自知的赵括当主帅。
自省是以敬畏之心自觉地约束自己修身养性的一种方法。只有自省才能进步,只有自省才能完善自我。孔子的“见不贤而内自省”,荀子的“日参省乎己”,第五伦对私心的深刻剖析,明朝徐溥的投豆律已,清代曾国藩的日记清心等等,这些先贤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人敬仰的典范,无不与他们善于反省有关。古人尚能如此,今人亦当如此;做人如此,为官更应如此。
自知者常自省,自省必先自知。做人为官,如有自知,便常能自省,即可不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然后改正,循环往复,至使受益终生。揆诸现实,有的党员干部缺乏自知自省意识,面对各种讨好、捧杀,飘飘然忘记党员身份,忘记群众利益,丧失了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美滋滋沉醉在众星捧月的假象中不能自拔,不愿自拔;晕乎乎地甘做“围猎者”糖衣炮弹的俘虏。落马贪官海南省琼海市原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朱允彦是,彭州市委原书记陈家荣也是。
人贵自知自省。只有自知自省者,才能有立己、达人之效,才能在一点一滴的提升中知敬畏、明方向,做到在自省中自警、在自知中笃行。(太康县纪委监委 连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