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巡察干部坐阵指挥和督促下,俺村东侧流沙河两岸集体废地得到充分利用,现在发展了豫东渔牧清江鱼养殖、示范园食用菌种植、标准化奶牛养殖、地葡园葡萄种植等项目,其中的一个清江鱼养殖基地建有96个鱼塘,每个鱼塘年产6万斤,每斤出塘价格8块钱。因此,大伙儿称这儿是清江鱼‘168’养殖基地……”近日,周口市川汇区城北街道办事处邵火庙行政村支部书记孙林林兴奋地向前来考察乡村振兴工作的市委书记张建慧介绍。
邵火庙行政村在2004年以前归淮阳县搬口乡管辖,是距离县城和乡政府最偏远的村庄。2004年区划调整时,划归川汇区城北街道办事处,成了近郊农村。近年来,高速公路、周口大道和城市新北环路相继通车,该村的区位优势明显增强。
为加快振兴乡村经济,区委区政府引导该村整平流沙河两侧滩涂地,帮助引进农牧产业园项目,助力村民致富奔小康。由于传统陋习的影响,个别图谋不轨的人煽动村民以土地权属问题为借口,开始陆续阻工,谩骂、围攻施工人员,项目被迫停工。
在区委开展村级巡察工作时,重点巡察该村党组织是否担当乡村振兴政治责任,各类乡村振兴政策是否精准落实,以及党组织是否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是否存在作风不严不实及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等。
巡察组入驻后,先后召开村“三委”班子会、全体党员会、群众大会,讲法律、讲政策,鼓励群众举报反映问题。巡察组通过走访座谈搜集问题线索33条,弄清了个别村民阻工问题的真相,抓关键环节和关键人员,移交公安机关训诫3人,治安拘留1人,打击了居心叵测煽动闹事人员,该项目顺利复工。
巡察组顺势而为,实地走访调研后,撰写了《邵火庙村区位优势以及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澄清坑塘、沟边、流沙河坡滩涂等集体土地489亩,经全体村民同意,由村集体统一对外发包,收入用于公益事业和壮大村集体经济。
为巩固深化巡察成果,该区成立了由区委主导、区纪委监委牵头、公检法协同配合,组织、信访、扶贫、民政等部门参与的重点村居巡察工作组,坚持问题导向,开展综合巡察。工作组先后8批次分别进驻33行政村,开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警示教育,共查纠违规资金37.3万元,收回集体土地、坑塘767亩,处理失职渎职村干部13名,有效整合了村(居)集体“三资”。 同时,紧盯“一办一产、一村一品”目标,加强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关键节点的巡察。协调区农业农村局、区蔬菜研究所等部门对城南街道办事处王晌午行政村江鸿生态种植基地加大扶持力度,兴建高效温室大棚15座,年产无公害瓜果蔬菜300余万斤,在果蔬盛产期,除了满足当地群众需求,还通过基地的铁路支线,与山东寿光、湖北武汉等地组成瓜果蔬菜专列运到欧洲一些国家,基地年收入3000万元左右,安排40多名村民就业,每人年增加收入5万多元。
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巡察工作围绕打造文旅名片,实施多部门协同贯通,强化对重点部门、重点领域、重点岗位的日常巡察。城北街道办事处李营行政村落地6700亩的周口森林野生动物园项目,绝大多数职能部门按期完成工作任务。但是,在办理“驯养证”时,有两家部门推诿扯皮。巡察组迅速介入,给责任单位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办理相关手续,保证野生动物园如期开业。节假日非疫情期间,野生动物园日客流量5万多人次,高峰期突破10万人次。该园提供的保洁、保安、商超、停车场及部分管理岗位,年薪6-10万元,加上土地租金每亩每年1500元。村民得到了实惠,心里乐开了花,齐夸区里的巡察工作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