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仲夏的雨幕里,周口市川汇区小桥街道办事处富民社区老堤子街东段居民点北七巷又成了“汪洋”,厕所旁的窨井由于堵塞正向上翻冒着污水。6月19日上午,该区委巡察办第五巡察组的同志撑着雨伞刚走进居民区,就看见居民刘大山推着载满“包菜”的三轮车,在深达半米多的积水中艰难出行。
“每年夏天进入了雨季,俺这个居民区的居民都得游好几次‘泳’。”刘大山向巡察组的同志倒出内心的苦水。“这个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老旧居民区,因地势低洼、雨污管网老化堵塞,每逢降雨就变成了‘水泽国’,3排居民房的30多户居民不仅出行困难,院内还飘荡着令人作呕的臭味。”
巡察组到达现场研判,决定将此问题确定为立行立改问题,交办至小桥街道办事处党工委。
7月2日,小桥街道办事处党工委组织富民社区党支部组建“治水突击队”。按照治标更治本的原则,带着设计院工程师冒着酷暑钻进窨井进行检测,发现其中一处直径仅30厘米的铸铁管道早已被树根穿透,排水能力不足现行标准的四分之一。找到问题症结后,随即协调市政工程车开进泥泞巷道进行施工,就在脚手架下面搭起了施工现场指挥部。
巡察组得知传统开挖法需要断水两周的情况,向富民社区建议采取“错峰施工法”,将主干管改造安排在午夜进行,这样既保证了施工进度,又降低了对居民生活影响。附近居民看着工人师傅们挥汗如雨的现场,主动送来冰镇西瓜,心情激动地说:“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解决了这个困扰多年的老大难问题”。
巡察组临走时,刘大山等十几位居民拉着巡察组几位同志的手,不停地道谢。此刻,在夕阳照耀下的小停车场上,孩子们正在干爽的地面上追逐着彩虹水泡,仿佛在追逐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换来的幸福生活。(毛献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