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风采

沈丘县:家门前有个“幸福塘”

2020-10-23 16:39 来源: 周口市纪委监委

“水儿清,鱼儿跳,鸭下水,人欢叫,家门前有个‘幸福塘’……”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10月13日傍晚,沈丘县石槽集乡后张营村三五成群的村民来到村坑塘前,欢快地跳起了广场舞。

“俺家门口这个坑塘原来是废坑塘,经过改造,现在成了乡亲们学习交流、娱乐的‘幸福塘’!”村妇女主任周德英边向我们介绍,边扭动着身体进入到跳舞的人群中。

后张营行政村紧靠漯界公路,距县城3公里。辖后张营、李庄、坡庄三个自然村,574户2308人,1350亩耕地。虽人多地少,但勤劳能干的乡亲们靠务工经商、种植棚菜、养殖加工都过上了好日子。然而,村内大大小小的6个废坑塘在一年前还是干部群众心中的“硬伤”。

“废坑塘、废坑塘,看到废坑塘想骂娘。后张营、后张营,垃圾让人好头疼。”村民王林斌用流传起来的一句顺口溜,道出了大家心中的苦衷。“垃圾堆满坑,一到夏天,臭气冲天,蝇子满天飞。”紧靠家门口就有一个废坑塘的王林斌饱受其苦。

“6个废坑塘6个‘垃圾筐’,村民都习惯把自家垃圾往废坑塘里扔。我们前脚刚清理完,后脚就有人把垃圾扔进去。”村保洁员李树海也显得很无奈。

后张营村的废坑塘何时治理改造?2019年3月,沈丘县纪委监委人居环境督导组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随即向县委、县政府进行了情况反馈,并督促石槽集乡党委政府加大人居环境治理力度,限期整改。2019年4月初,后张营村被列为沈丘县“千村整治提升项目”治理村,县乡村联合对该村废坑塘进行集中连片改造,并确定了“乡村振兴、廉政法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大主题的“改造图”。

一张“改造图”,干群心劲足。当年4月中旬,后张营村废坑塘整治全面展开,干部群众齐上阵,清淤、培土,种植景观树、花园设计、草皮培植等多项工作同时展开。

石槽集乡纪委书记李张伟介绍说,“乡村振兴”板块,通过养鱼、种植莲藕,变“废坑塘”为“致富塘”;“廉政法制”板块,让干部群众从中喜闻乐见的“廉政、法制”小故事中接受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板块,体现出爱党爱国、干群团结、邻里和睦、尊老爱幼的主题。

经过两个月的整治改造,6个坑塘转身一变,成了6个景点。坑塘水清了,塘中有鱼了,鸭子下水了。乡亲们茶余饭后在塘边说笑聊天,学习、观赏,接受教育,其乐融融。

随后,乡村两级因势利导,相继开展“六村共建”、美丽乡村建设、厉行节约等活动,群众思想觉悟得到了大提升,垃圾入桶、厉行节约等文明行为蔚然成风。

如今,后张营村已嬗变为“风景村”、人居环境改造示范村,周末、节假日来参观学习游玩的人越来越多,乡亲们都感到特别的骄傲和自豪。(沈丘县纪委监委 王向灵 刘润琪)

责任编辑: 周口市纪检监察网管理员
  • 版权所有:中共周口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周口市监察委员会
  • 地址:周口市光明路1号 电话:0394-8260333
  •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47 备案序号:豫ICP备1202355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