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风采

淮阳县纪委发挥网络监督优势 源头治理“股长现象”

2016-11-21 08:35 来源: 淮阳纪委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更好的开展“中层”干部监督工作,今年以来,淮阳县纪委在治理基层“微腐败”的同时,充分发挥现有网络优势,健全监督机制,着力解决懒政怠政不作为,损害群众利益乱作为、“微腐败”等问题,从源头上治理“股长现象”。

一、建立权力清单,明确职责定位。一是认真调研打底子。认真梳理研判近年来中层干部违法违纪案例,通过集中召开座谈会、走访、个别谈话、案例分析等方式,归纳汇总中层干部“中梗阻”的具体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和治理措施打下基础。二是列出清单画格子。由县纪委牵头,县编办,法制办、县行政服务中心参与,通过权力风险评估,行政审批职能细化,对入驻单位行使的权力进一步规范,依法依规对38个单位的行政权力列出283项清单,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列出清单78项,保留行政审批事项109项,逐一汇编成册。三是编制流程促规范。依据权力清单,把各单位行使权力的过程,办结时限,编制直观形象的流程图,简化审批手续,明确办理时限、经办对象和所需材料,装订成册,公布于众。目前,工作程序流程图已建立432条。

二、构建科技监督体系,实现抓早抓小。着力构建县纪委监督、行政服务中心监督、局委纪委监督,群众监督、信访监督五位一体的监督体系。依托县行政服务中心和乡镇群众工作中心,按照“资源整合、科技升级、功能完善、触角延伸”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科技监督作用。一是县行政服务中心所有窗口受理的业务,办理过程,与县纪委群众工作中心网互联,接受县纪委的监督。二是在行政服务中心建立视频监督平台,监督各窗口单位的服务过程和服务质量。三是发挥县直单位纪检组长的“探头”作用,在局机关安装监控平台,监督县行政服务中心本单位窗口和乡镇群众工作中心隶属窗口以及没有入驻大厅的服务窗口。四是县直单位科(股)室办理的各项事务及办理流程,一律在现有政务网上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五是信访监督。畅通12388举报电话和网上投诉窗口,群众可随时举报违规违法违序的行为。通过完整的监督体系,做到对窗口单位时时监控。截止目前,网络监督发现不作为、慢作为问题31例,教育谈话31人,切实发挥网络监管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监督效果。

三、打造智慧纪检平台,建立纪检监察新机制。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支撑,以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城市管理、公共服务为核心,把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履职流程、办结时限、监督方式等内容输进大数据,方便随时调阅,随时监督。以“科技﹢制度”的模式建立抓早抓小,动辄则咎的纪检监察新体制。目前,我县已与市移动公司签订合同,实施网络改造升级,从窗口单位入手,通过建立咨询系统、网上申报系统等机制,健全限时办结、提前提醒、首问负责等监管制度。

四、夯实“两个责任”,完善问责体系。以“两个责任”为抓手,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穿于党委、政府各项工作的始终,贯穿于权力运行的全过程,保障“两个责任”的落实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无死角。制定《淮阳县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对因监管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实行“一案三查”(即查当事人责任、查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查纪委(纪检组)的监督责任)倒逼“两个责任”的落实。督促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人”人人肩上有单子,主体责任领导“不松手,不甩手”,监督责任领导“不缩手”“不放手”。今年以来,共通报“两个责任”履行不力的局委8个,问责干部23人。

责任编辑: 周口市纪检监察网管理员
  • 版权所有:中共周口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周口市监察委员会
  • 地址:周口市光明路1号 电话:0394-8260333
  •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47 备案序号:豫ICP备1202355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