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华县纪委监委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为切口,精准监督推动职能部门履职尽责,助力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提质增效,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便捷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靶向监督直击痛点堵点。该县纪委监委在走访调研中发现,部分乡镇快递服务站点覆盖率低、配送效率滞后,群众需往返数公里取件,甚至出现“二次收费”现象。为解决好这一问题,县纪委监委成立专项监督组,深入22个乡镇(街道)、450个行政村开展“地毯式”排查,梳理出站点布局不合理、配送成本高、末端服务缺位等3大类12项具体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
协同联动压实主体责任。该县纪委监委推动交通运输、商务、邮政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明确责任分工。针对督查中发现的个别快递网点排队拥堵问题,协调新增8个村级服务点,并督促交通部门优化客运班线,实现“客货邮”融合运输。目前,全县已建成乡镇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22个、村级服务点424个,覆盖率达94%,日处理快递量突破3万件,配送时效缩短至24小时内。
创新模式激活市场活力。该县纪委监委督促邮政公司与民营快递企业签订“同仓共配”协议,整合极兔、韵达、申通等10家快递资源,在红花镇试点建设800多平方米共配中心,实现“统一仓储、分拣、运输、揽收”。同时,引导村干部、小卖部经营者参与末端服务,通过“智能快递柜+代取代送”模式,解决留守老人、儿童取件难题。
长效监管筑牢服务根基。为防止问题反弹,该县纪委监委建立“日常监督+专项巡察+群众评价”机制,将快递进村纳入乡村振兴考核体系。通过“清廉娲城”微信公众号开通投诉通道,查处“二次收费”问题3起,约谈责任人5人。同时,推动财政部门设立专项补贴,对冷链仓储、新能源配送车等给予资金支持,进一步提升快递物流冷藏、运输能力。
“快递进村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监督,推动农村物流与电商、农业深度融合,让“小包裹”服务“大民生”,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陶宗海 华一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