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张明乡王庄村村民代表大会上,得知撤并的村小学被租出去后,与会村民代表们的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近年来,商水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定位,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督促各乡镇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三资”清理盘活专项监督检查。
2024年4月份,张明乡纪委在集体“三资”专项检查时发现,王庄村村室破旧,院里被村民私自占用种植农作物,已撤并的村小学也长期闲置。
为唤醒“沉睡”的集体资源,该县纪委监委督促张明乡纪委联合公安、国土、农业农村等部门对集体资金管理混乱、集体资产处置不公、集体资源流失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共整理出宅基地22片,拆除私建危房3处,原来恶臭的坑塘、小片荒地等,被化零为整、变废为宝,重新发包,成了村集体增收的“源头活水”。
“这个学校闲置几年了,现在租给别人办厂,每年可为村里增加15万元收入,还能带动30多名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王庄村党支部书记王铁刚高兴地介绍道。
该县纪委监委督促张明乡纪委坚持把“三资”整治与强化村级基础、改善民生相结合,把清收的资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指导王庄村委翻新改造村室、建设文化广场、新设便民服务点……一系列变化让村民们幸福感倍增。同时,该县纪委监委通过增设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等方式拓宽监督渠道,并在各乡镇公示栏、显示屏及时公开村集体“三资”管理和收益分配情况,确保村级财务透明化、集体资产清晰化、管理过程公开化,全力护航乡村振兴和民生民利。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建章立制,通过精细化规范‘四议两公开’流程、完善资料台账及注意事项,健全‘三资’监管机制,推动源头防范、系统治理。”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郭海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