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通过村室门口的宣传栏、手机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俺们村里坑塘、大棚等集体资产收支情况,村里的路修到了哪里,村里干部为大家伙做了哪些工作都能知道的一清二楚。”日前,周口市淮阳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调研走访村集体“三资”管理机制运行情况,曹河乡曹河村村民李大学兴奋地说道。
为加强村集体“三资”管理,淮阳区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定位,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督促各乡镇(街道)对辖区内社区、行政村“三资”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核查,明确“三资”管理范围和内容,列出问题清单,扎实做好“三资”管理专项监督工作。
根据核查结果,各乡镇(街道)建立“三资”清查管理台账,明确辖区内资金、资产、资源的数量、分布和使用情况,并及时更新公开。对核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及群众主动反映的问题一一梳理,并提出具体解决办法,及时反馈,督促落实到位,盘清“底”,弄清过程,切实将“三资”管实管细管到关键处。对于核查期间反馈的问题拒不整改、问题严重造成不良影响的,对相关责任人依规依纪依法进行处理,确保“三资”管理规范化、长效化。
同时,该县纪委监委以打造“五亮工程”为契机,积极创新举措,将各村(社区)“三资”台账上传至“五亮工程”三务公开系统,通过“一村一码”平台向群众公示,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本村“三资”相关情况,真正做到财务监督双向发力、同频共振,切实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创新村集体‘三资’管理机制,加强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日常监管力度,切实维护好村集体‘钱袋子’,全力助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王泽民 刘京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