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为扎实做好党风廉政教育工作,讲好新乡廉政故事,拧紧思想“总阀门”, 强化党员干部“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的能力。
警示教育不放松 以案促改常态化
前段时间,在一场由副市级以上领导和各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市直单位一把手等参加的全市警示教育会议上,通报了我市查处的典型违纪违法案例。市委书记张国伟就准确把握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持续深化以案促改提出具体要求。案发单位的负责同志进行表态发言,“我单位先后连续两任主要领导因腐败问题落马,这对党组织来说是损失,对整个人防系统来说更是严重污染了政治生态,新一届领导班子必须认真从路德江、秦芳丽案件中吸取深刻教训……”面对在场的600多名党员干部,市人防办的负责人毫不避讳,说出上述一番话。
据悉,为强化警示教育,市纪委监委在全市范围内筛选一批典型案例,拍摄警示教育片,向案发单位下达《以案促改通知书》,指导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在会上“点名道姓”通报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同时,督促相关单位深挖问题根源,研究案发规律,整改突出问题,健全完善制度,消除廉政风险点。
党员干部不能有“看客”心态,不能把教训当成故事听。案发单位除了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案件剖析会进行查摆剖析外,还把以案促改工作方案、问题清单、整改方案、制度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公开公示,接受党员干部和群众监督评议。市以案促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则通过反馈、约谈、通报、问责等形式,推进以案促改工作落到实处,从根本上遏制同一地区、同一部门、同一单位重复发生同类违纪违法问题的现象。
开展送纪进基层 廉政教育更精准
廉政教育不仅要突出警示作用,更要积极创新,精准发力,才能起到教育效果。在工作中,市纪委监委归纳和梳理出了基层存在的几类突出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这几类问题讲透彻、说明白,让基层党员干部愿意听、记得住。
“没有穿靴戴帽,没有空话套话,我市反腐形势是啥样、基层干部该咋干,这些‘干货’接地气、味道辣,能够起到红脸出汗的效果。”在延津县,一名党员听完宣讲后说道。
去年以来,市纪委监委结合地方实际,采取“滴灌法”宣传方式,突出问题导向,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总结和梳理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侵害群众利益、脱贫攻坚、扫黑除恶和管党治党“最后一公里”这五项重要内容,作为宣讲课题,送纪进基层,将宣讲对象瞄准了各镇(办)领导班子成员、科级以下干部、各村“三委”成员、社区“两委”成员等基层干部。
“封丘县王某与本村村民李某共谋,借用其他合作社的手续,编制虚假申报资料,骗取科技扶贫资金;长垣县赵堤镇前冯家村原党支部书记冯某,大操大办其父亲三周年悼念活动……”记者注意到,宣讲活动中,筛选的典型案例,违纪者的职务不高,案件所涉及的金额不算巨大,但反映出的问题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响强烈。宣讲人员结合实际,根据办案经历,深入剖析,分类梳理,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在宣讲脱贫攻坚这一讲中,他们专门列出中饱私囊、优亲厚友两大类问题,让党员干部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廉政文化阵地建设让干部守好“前厅后院”
近日,长垣县丁栾镇上官村路边宣传栏中一幅漫画吸引了不少过路群众的目光。“这个漫画好,村干部哪些事儿不能干,我们一看就明白。”一名村民说道。漫画图文并茂,用生动幽默的方式将农村小微权力负面清单介绍得一清二楚,漫画从日常工作、制度执行、纪律遵守等6个方面,为村干部划出了“硬杠杠”。
像丁栾镇这样的好做法并非个例,去年以来,我市延伸廉政宣传触角,在全市开展廉政文化基地、系统亮点和乡镇品点建设。“廉如清风常拂面,贪似毒药蚀灵魂;莲花送清风,廉洁沁人心……”在各政府部门和市直机关,墙上随处可见这样的名言警句,提醒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各县(市、区)廉政文化园、廉政文化长廊根据当地历史文化元素举办廉政故事展览,让廉政文化深入人心。机关单位是“前厅”,家庭是“后院”。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市纪委监委向您和您的家人道一声新年好。洁不洁看过节,廉不廉看过年……”春节来临前,我市还为党员干部发去这样一封廉洁提醒信,让党员干部时刻不忘纪律约束,防止忽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失管失教发生违规违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