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平顶山手机报》 第196期
2019-04-25 10:05 来源: 平顶山纪检监察网站

【本期导读】
▲李建民:落实好主体责任 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摘帽
▲清风时评:以优良作风冲刺决胜脱贫攻坚战
▲简讯三则
▲廉政故事:治水廉吏郭大昌

 

【廉政要闻】
●李建民:落实好主体责任 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摘帽
  4月24日下午,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李建民带领市纪委有关负责同志到汝州市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李建民一行首先来到革命老区大峪镇十岭村,并先后深入到贫困户高见和高瑞立家中,详细了解他们的身体和生产生活状况,叮嘱当地党委政府负责同志及村干部要为贫困户早日脱贫多想办法,多谋出路。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李建民听取大峪镇党委负责人及驻村第一书记等人的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后指出,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决胜阶段,乡镇基层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的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和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意志。
  李建民强调,要落实好乡镇党委的主体责任,强化乡镇纪委的监督责任,推动基层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乡镇纪委要围绕中心,把监督执纪挺在前面,加大监督力度,完善体制机制,把传导压力和保护党员干部积极性充分结合起来。要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专职化和专业化建设,对乡镇纪委要做到力量配备到位,服务保障到位,压实责任、补齐短板,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摘帽。(平顶山日报记者 毛玺玺)

 

【清风时评】
●以优良作风冲刺决胜脱贫攻坚战
  4月15日至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抓好落实,一鼓作气,顽强作战,越战越勇,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扎实做好今明两年脱贫攻坚工作,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不论是谋划部署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督促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总书记对困难群众的关怀始终如一,扛起脱贫攻坚责任的坚定决心始终不变,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优良作风一以贯之。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属于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中的武陵山区,年初已经达到“脱贫摘帽”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贫困户谭登周家中,同他们一起算起了收入账和医疗账。“低保补助有多少?”“土地流转一年收入多少?”“医药费花了多少?报销了多少?”“子女一年给的赡养费有多少?”总书记此行辛苦跋涉,就是要实地了解脱贫攻坚工作进展,看看乡亲们的真实生活,听听他们的“脱贫经”。
  优良的作风是冲刺决胜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证,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近些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但也要看到,今后两年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刚脱贫的地方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近日有媒体在报道中就指出了个别脱贫县所面临的基础设施建设欠账、扶贫贷款偿还压力大、扶贫产业后劲不足、个别干部状态松懈等方面难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非常具有针对性,“贫困县摘帽后,也不能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各地区各部门要清醒认识到,脱贫攻坚任务还没有全部完成,接下来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等任务依然艰巨,必须高度重视,要继续实打实、不停步、不松劲地做好工作。
  精准脱贫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从目前总体情况看,“两不愁”基本解决,但“三保障”还存在薄弱环节,脱贫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要坚持实事求是,严把贫困退出关,严格执行退出的标准和程序,确保脱真贫、真脱贫。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让贫困群众有稳定的工作岗位。要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把防止返贫摆在重要位置,摘帽后“扶上马,送一程”。要毫不松懈,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实现已脱贫人口的稳定脱贫,适时组织对脱贫人口开展“回头看”,坚决防止出现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等现象。要坚持问题导向、结果评价,从最突出问题入手,逐一研究细化实化攻坚举措,进一步加大力度、攻城拔寨、攻坚克难,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各级党委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结合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和成效考核发现的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履行职责,精准发力,推动各类问题整改到位,为明年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要继续强化作风建设,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基层实实在在减负。继续督促各级党委扛起主体责任,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兑现我们党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中国纪检监察报 尉承栋)

 

【简讯】
●4月20日上午,鲁山县举行决胜脱贫摘帽誓师大会,三千余名干部群众举起右拳庄严宣誓,表达必胜决心,六大战区指挥长、2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负责人,8个县直单位代表上台递交军令状。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李建民,市政协副主席、鲁山县委书记杨英锋出席大会。


●为把日常监督实实在在做起来、做到位,今年以来,驻市发改委纪检监察组提出“五个一”工作法,每周一碰头总结谋划、每月一调研明查暗访、每季一督导压实责任、每半年一座谈取长补短、每年一考核落实整改,真正聚焦监督第一职责,提升派驻监督质效。

●4月24日,市应急管理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回顾总结了2018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着重就机构改革职能调整、人员变动后,纪检监察组如何更精准履行监督责任、更好发挥“探头”作用、延伸监督“触角”,对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廉政故事】
●治水廉吏郭大昌
  郭大昌(1742—1818年),字禹修,世居江苏洪泽,是清代杰出的治水专家,他秉性刚正不阿,一生“讷于言而拙于文”,却在长期治理水患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经验,为黄淮地区的水利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乾隆三十年(1765年),黄河决口,淮泗地区“遍地泽国”,百姓损失严重。危急关头,郭大昌以其渊博的才学和丰富的经验为治理水患出谋划策,并在治河工程中巧妙地使用他独创的施工技术,大幅缩减了工期及预算,从此成为淮扬二府治水领域人人皆知的水利专家。
  乾隆中后期,政府连年投入巨额经费治理黄淮水患,但巨额经费经过河道官员层层盘剥,使得真正用于治水赈灾的款项少之又少,却养肥了不少“硕鼠”。郭大昌对此心痛不已,他决意不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始终坚守廉洁底线,确保每笔河道款项都花在治水上。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黄河在清江浦老坝口决堤,洪水泛滥成灾。时任江南河道总督的吴嗣爵吓得手足无措,只好请郭大昌来主持堵住决口事宜。吴嗣爵原计划拨款白银五十万两堵住决口,五十天完工。由于郭大昌对灾情了然于胸,又心系百姓安危,他向吴嗣爵保证,工期只要二十天,工款可减至十万两左右。施工期间,只需官方派两人维持工地秩序即可,物料钱粮由他负责支配。工程果然如期完工,并且仅花费白银十万二千余两,为国家节约了几十万两白银。但河道官员们不仅不感谢郭大昌,还认为郭大昌挡了他们的财路,因此郭大昌并没得到重用,但他心中十分坦然,他向来不齿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
  郭大昌,因其卓越的治水功绩,与李冰父子、潘季驯、靳辅等一批水利巨匠共同载入水利史册,更因其清正廉洁、担当有为的高尚品格永远为青史铭记。

 

【清风语韵】

●沉于乐者洽于忧,厚于味者薄于行,慢于朝者缓于政,害于国家者危于社稷。——春秋·管仲《管子·中匡》

【温馨提示】
  《清风平顶山手机报》由平顶山市纪委主办,每周四发送一期,增刊另发,免费赠阅。编辑部设在市纪委宣传部,传真电话:0375-2665651;投稿邮箱:pdsjwsjb@163.com。

 

责任编辑: 杨世崇
清风平顶山微信
清风平顶山微博
版权声明 主办:中共平顶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平顶山市监察委员会
技术支持:山谷网安 访问次数:
备案序号:豫ICP备18039986号
豫公网安备 41040202000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