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习近平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清风时评:为强化日常监督打牢基础 —— 一论廉政风险点排查
▲廉政故事:马边“三不”清官徐璞玉
【廉政要闻】
●习近平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0日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他强调,湖北和武汉是这次疫情防控斗争的重中之重和决胜之地。经过艰苦努力,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但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保持头脑清醒,越是要慎终如始,越是要再接再厉、善作善成,继续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
习近平指出,在这场严峻斗争中,湖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英勇奋战,全省医务工作者和援鄂医疗队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即动、勇挑重担,广大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不惧风雨、坚守一线,广大群众众志成城、踊跃参与,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
习近平强调,在这场严峻斗争中,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不畏艰险、顽强不屈,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让全国全世界看到了武汉人民的坚韧不拔、高风亮节。正是因为有了武汉人民的牺牲和奉献,有了武汉人民的坚持和努力,才有了今天疫情防控的积极向好态势。武汉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必将通过打赢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再次被载入史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都为你们而感动、而赞叹!党和人民感谢武汉人民!
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湖北和武汉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致以诚挚的问候,向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以及各个方面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正在同病魔作斗争的患者及其家属、因公殉职人员家属、病亡者家属表示诚挚的慰问,向在这场疫情中不幸罹难的同胞、牺牲的一线工作人员表示深切的哀悼。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参加考察。
习近平始终高度关注湖北省和武汉市的疫情防控工作,一下飞机,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指导组组长孙春兰,湖北省委书记应勇,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陪同下,乘汽车前往集中收治重症患者的火神山医院。
在火神山医院指挥中心,习近平听取医院建设运行、患者收治、医务人员防护保障、科研攻关等情况介绍。习近平指出,疫情发生以来,包括军队在内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义无反顾奔赴湖北和武汉,毫无畏惧投入防控救治工作,日夜奋战,舍生忘死,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武汉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军队医务人员牢记我军宗旨,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为党旗、军旗增添了光彩。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你们真正做到了救死扶伤、大爱无疆。你们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党和人民感谢你们!
习近平通过远程会诊平台,同正在病区工作的医务人员代表视频连线,询问工作和保障情况。习近平强调,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最辛苦,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身体和心理压力,许多同志脸上和手上被磨出了血,令人感动,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我向你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习近平叮嘱广大医务人员加强自我防护、抓住机会休息,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有关部门要落实好防护物资、生活物资保障,落实好工资待遇、临时性工资补助、卫生防疫津贴待遇,尽快出台关心关爱一线医务人员的政策措施,帮助大家解除后顾之忧,确保大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习近平又连线感染科病房,同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交流,了解他们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得知他们得到有效治疗、病情都在好转,他感到很欣慰。习近平指出,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一开始就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党中央采取的所有防控措施都首先考虑尽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众被感染,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全国人民都在关心关注着你们。医务人员要竭尽所能为大家提供治疗,各方面要关心被感染的群众,照顾好他们的家人,让患者安心接受治疗。大家也要树立必胜信心,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主动听从医嘱,积极配合治疗,这有助于战胜病魔。习近平祝他们早日康复!
在医院办公楼外广场,习近平接见了湖北省当地和军队、外地支援湖北医护人员代表。习近平指出,在湖北和武汉人民遭受疫情打击的关键关头,广大医务工作者坚韧不拔、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展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展现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当前,疫情蔓延扩散势头已经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势逐步向好。这是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团结奋斗的结果,你们是最大的功臣,党和人民要给你们记头功。党中央和各方面将一如既往大力支持湖北和武汉抗击疫情工作,一如既往全力提供医疗物资支援,一如既往为大家解除后顾之忧。党中央和全国人民永远同你们在一起,永远是你们的坚强后盾!在疫情防控斗争进入关键阶段,气可鼓不可泄。要一鼓作气,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扛得住,守得住,不能前功尽弃。医务人员健康是战胜疫情的重要保障。很多同志在这里奋战一个多月了,很辛苦、很疲劳,希望你们注意休息,保证营养,保重身体。有关方面要改善大家工作生活条件,落实好各项防护保障措施,加强轮换和休整,尽最大努力确保一线医务人员健康和安全。
离开火神山医院,习近平来到东湖新城社区,实地察看社区卫生防疫、社区服务、群众生活保障等情况。疫情发生以来,社区累计确诊新冠肺炎患者32人,通过封闭式管控和实施网格化管理,半个多月来保持无新增确诊病例。见到总书记来了,在家隔离居住的居民纷纷从阳台和窗户向总书记挥手高声问好,习近平频频向大家挥手致意、表示慰问。
在社区生活物资集中配送点,习近平详细询问米面粮油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生活物资的采购和供应情况,强调要千方百计保障好群众基本生活。在察看社区警务室、卫生服务站、物业中心等运行情况后,习近平来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了解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情况,对他们的工作表示肯定。
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习近平同社区工作者、基层民警、卫生服务站医生、下沉干部、志愿者等亲切交流。习近平强调,社区作为防控的最前线,肩负的任务十分繁重,参与社区防控工作的同志们工作十分辛苦。大家夜以继日、不辞辛劳、默默付出,悉心为群众服务,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保障群众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展现了武汉党员、干部不怕牺牲、勇于担当、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精神。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坚持不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关键靠社区。要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防控力量要向社区下沉,加强社区防控措施的落实,使所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要紧紧依靠人民。要做好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把群众发动起来,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
实地考察结束后,习近平主持召开会议,听取中央指导组、湖北省委和省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
听取汇报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重点支持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工作,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人民解放军、中央和国家部委、各省区市鼎力相助、火线驰援,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经过艰苦努力,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初步实现了稳定局势、扭转局面的目标。当前,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扛起责任、经受考验,以更严作风、更实举措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习近平指出,要把医疗救治工作摆在第一位,在科学精准救治上下功夫,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要进一步落实“四集中”措施,集中优势医疗资源和技术力量救治患者,加快推广应用已经研发和筛选的有效药物,提升救治水平。要加强医疗防控物资生产、供应、调配,做好出院患者康复医疗工作。要加强医护力量和医疗资源统筹,兼顾其他患者的日常就医需求,逐步恢复正常医疗秩序。
习近平强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重点在“防”。现在到了关键的时候,必须咬紧牙关坚持下去。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动人民群众,提高群众自我服务、自我防护能力。要加强进出人员管理,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要保持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防控策略,同时要在做好健康管理、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采取“点对点、一站式”的办法,集中精准输送务工人员安全返岗,帮助外地滞留在鄂人员安全有序返乡。
习近平指出,要加大对医疗力量薄弱市州的支持力度,发挥高水平专家团队的作用,探索巡回诊疗、远程会诊等有效做法,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要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强农村医务人员和基层干部培训,提供必要的防护物资。要发动群众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教育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习近平强调,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湖北和武汉等疫情严重地方的群众自我隔离了这么长时间,有些情绪宣泄,要理解、宽容、包容,继续加大各方面工作力度。要充分考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密切监测市场供需和价格动态,保障米面粮油、肉禽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对因疫情防控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困难儿童、特困人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要落实包保联系人,加强走访探视,及时提供必要帮助。要加强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尤其是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病亡者家属等的心理疏导工作。要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舆论氛围。要坚持依法防控,加强社会面管控,妥善处理疫情防控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习近平指出,这次疫情,短期内会给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阵痛,但不会影响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要在加强防控的前提下,采取差异化策略,适时启动分区分级、分类分时、有条件的复工复产。要落实落细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政策,有针对性地开展援企、稳岗、扩就业等工作,强化“六稳”举措,统筹抓好春耕生产、农民就业增收等工作,坚决抓好脱贫攻坚各项任务。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要继续加大对湖北的支持力度,帮助湖北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轨道。
习近平强调,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既有经验,也有教训。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教训,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和弱项,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制度防线。要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扛起责任、经受考验,在这场大考中磨砺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要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奋斗,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湖北省13个市州和4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设分会场,各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外地支援各市州医疗队领队参加。
丁薛祥、张又侠和军队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考察。
【清风时评】
●为强化日常监督打牢基础 —— 一论廉政风险点排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李建民早在年初九届市纪委五次全会上就专门作了部署。在疫情防控期间,又特别强调可以采取居家网上办公方式将这项工作抓紧启动起来。如今,疫情防控形势趋于稳定,纪检监察工作转入常态化,李书记依然强调将廉政风险点排查作为今年工作的开题之举。足见对此项工作之重视。
然而正如其他创新性工作一样,往往是主要领导认识超前、高度重视与执行环节的政治站位不够高、领会意图不精准形成的反差,成为影响工作效果的重要制约因素。一些单位排查工作离预期还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首先是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价值定位认识不清,思想上不够重视,甚至从一开始就有应付差事的想法。
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得力举措。风险防控,最初是企业经营管理上的一个概念,引入到预防和治理腐败领域,体现了我们党对腐败发生规律和防治腐败工作规律认识的深化。腐败本质上是公权力的滥用。权力失去监督必然产生腐败。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而要管住权力,必须增强制度针对性和监督有效性,牛栏关猫不行,网家雀的笼子也关不住野兽。只有以管住权力运行、防控廉政风险为目标相应匹配制度的刚性和监督的效力,才能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开展廉政风险防控体现了在反腐败问题上从被动惩治向主动预防的转变。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惩恶打伞一起抓,高压惩腐的震慑效应持续巩固。与此同时,我们通过深化“三转”,把纪律和监督挺在前面,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既有力削减了存量,又有效遏制了增量。实践证明,惩治的一手决不能松,但这种监督未免失之于晚,代价太大。持续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必须从被动惩治转向更加主动地预防,坚持未雨绸缪,从大量案件暴露出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入手,立规建制、强化约束,让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是贯彻“三不”一体战略,实现标本兼治的有效载体。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是党中央着眼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防治腐败问题作出的战略部署。此前,河南省纪委创造性开展了以案促改工作,成为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的典型范例。今天,我们进一步提出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是对以治标促治本思路的进一步深化。即便一个系统、一个单位没有发生腐败案件,也要举一反三,查找廉政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廉洁从政教育,完善约束权力的内控制度,加强有针对性地监督,使权力在制度约束下规范、廉洁、高效运行,使干部在制度约束下主动规避廉政风险,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报告指出,“紧盯‘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围绕权力运行各个环节,完善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精准问责的有效机制,压减权力设租寻租的空间。”这为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落实“两个责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只有把权力运行的风险点找出来,才能在日常管理和监督上做到有的放矢,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查找廉政风险点不是给谁交住差的问题,而是给自身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找准靶子,找到抓手。(云平)
【廉政故事】
●马边“三不”清官徐璞玉
翻开《马边县志》,今昔对照,边城景象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路通了,房子修好了,产业发展了,人的思想转变了……旧貌换新颜的同时,很多东西却没有变,比如彝汉先民披荆斩棘的进取意识,“团结向善、感恩自强”的马边精神,还有马边干部自古以来“廉而有为”的作风,历久弥新,需要我们传承发扬。
县志罗列了上百位历任主官的名字,最特别的要数一位“三不干部”徐璞玉。徐璞玉是河南宝丰(今属平顶山市)人,同治元年(1862年)进士,两年后任金堂(今属成都)知县,同治十年(1871年)六月升任马边厅同知,在马边任职的两年,年届不惑的他做到了“三不”。
不尚空谈。他到马边不久,看到许多百姓吃不饱,没有空谈无用的大道理和八股文,在考察土壤和气候后,带领大家开荒种地,百姓们因地制宜开渠道、引水源、种水稻。仅一年多的时间,就垦荒和改种水稻数百顷,开创了“乡民始有温饱”的局面。
不摆架子。徐璞玉饱读诗书,为人谦逊,为官平易,从不以地方官的身份骄人。工作之余常便服出行,到百姓家中访贫问苦。元宵节时,还和县人一起逛灯会、猜灯谜。
不谋私利。他在马边为官,一心为公,把抚绥巡防、除弊安民当成第一要务,任期内县境祥和。但他对自己却近乎苛刻,一直住在“破屋三椽”的县衙内,保持两袖萧然的本色,有时候还“倒贴钱”救助贫苦百姓和奖励守边缉盗的有功人员。
参看其他县志,这位“三不干部”的清廉和实干一以贯之。同治三年(1864年)任金堂知县时,面对全县饥荒,徐璞玉力请拨款赈灾,及时公正地实现了“民乐实惠”,最后还盈余数百金。按惯例,这笔钱用作“长官公费支销”,但他坚决不取,而是考虑到“金堂地广而民贫穷,子弟多失学”,以剩下的钱为基础,倡议地方力量捐输银钱,共创办了一百多所义塾,为县里培养了一大批端正之士。
仔细想来,徐璞玉之所以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得到百姓的拥护和上司的肯定,靠的就是“廉”和“干”两个字。(郑深宇)
【清风语韵】
●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
【温馨提示】
《清风平顶山手机报》由平顶山市纪委主办,每周发送一期,增刊另发,免费赠阅。编辑部设在市纪委宣传部,传真电话:0375-2665651;投稿邮箱:pdsjws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