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下午,省纪委监委案管室李勇刚,市纪委常委、监委委员李自军一行对我县今年以来“补短板建机制强能力见成效”(“6—45”)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
督导组首先听取了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宋宏洲关于叶县纪检监察系统审查调查安全、省纪委监督工作意见落实及“6—45”整改落实情况汇报,并对照台账,详细查看了“6 — 45”问题整改台账措施制定及任务完成情况、开展专题研讨情况以及督导检查情况等有关资料。随后,督导组还通过到委机关办案场所查看视频监控资料、到九龙街道查看廉情监督网运行情况等,对我县执纪审查调查安全及基层监督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中,督导组对我县“6 — 45”问题整改落实工作推进情况及廉情监督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办案场所安全、基层监督等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
今年是“6—45”整改提升年,叶县纪委监委把“6—45”整改作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坚持以学习促整改,以创新促提升。
强化学习提素能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队伍支撑。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给纪检监察干部带来的本领恐慌,我们持续抓好全员培训和实战训练,利用班子成员讲党课、机关室(部)负责人讲业务、周末军事化管理封闭式培训等形式,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促使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提高把握运用政策、监督执纪执法、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工作和运用制度干事创业的能力,练就担当的宽肩膀和成事的真本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深化整改补短板
全员参与,人人找问题、人人查短板、人人建台账,对照“6 — 45”整改问题清单,逐条逐项对照检查,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截至目前,委机关对照整改问题清单查找制定123项整改措施;机关各部室制定511项整改措施;17个县直派驻纪检监察组制定558项整改措施;18个乡镇(街道)纪(工)委制定726项整改措施。
创新机制促发展
针对“6 — 45”问题整改中暴露出来的基层监督薄弱的问题,探索建立“一员一简报一网一平台”的基层监督体系。廉情监督员共督促纠正问题8168个,化解群众纠纷3310起,发现上报问题2769条;通过廉情监督网澄清了“家底”,追缴集体资金2693万元,收回各类集体土地14139亩,收缴违规违纪资金857万元,通过“数据站岗、鼠标巡逻”,实现了监督全覆盖。
针对“6 — 45” 问题整改中暴露出来的以案促改方面的问题,坚持一案一警示、一案一剖析、一案一整改,分层次、分类别、分领域实施以案促改工作,提高警示教育的精准性。开展疫情防控期间、扶贫领域腐败与作风建设决胜年、节日期间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领域以案促改工作。开展“以案促改进村组”,深入到群众中对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宣布处分决定,让处分决定由“一张纸”成为“一堂课”。利用农村“大广播小喇叭”,制作扶贫领域警示教育口袋书、编印农村干部典型案例集,拍摄警示教育片《贪欲之害》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警示教育宣传。今年以来,开展警示教育230次,接受警示教育人数达40570人次,召开120余次民主生活会,完善相关制度30余条。
县纪委监委坚持把“6—45”整改贯穿日常工作开展中,疫情防控期间,针对全县劳动力情况不明,我们发挥廉情监督作用,建立全县劳动力大数据;为优化营商环境,出台《叶县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成立六个协作组,建立涉企检查报备制度,印发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建立长效机制全程跟踪监督;针对省委巡视整改反馈的基层微腐败突出的问题,我们逐村进行“精准画像”,建立“巡察档案”,深入排查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问题是实践的起点,高质量发展要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实现。下一步,县纪委监委将持续围绕纪检监察机关自身面临的风险和案件质量、审查调查措施使用、审查调查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既聚焦突出问题,又深挖隐形风险,既解决具体问题,又注重建章立制,“严”字当头,“改”字贯穿,“实”字托底,着力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马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