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愁穿不愁,怀里揣着一沓钱,屋里有粮心不慌,脚踏实地喜洋洋……”7月9日上午,舞钢市铁山街道纪工委书记张莹去前张村贫困户张杏法家中回访,还未进院子,就听到阵阵欢声笑语从院内传出。
“张大爷,说啥呢,这么开心?”张莹看到张杏法正在和几个老伙计聊天,热情地打招呼。
“我昨天领了养老金补贴105块钱。”张大爷喜上眉梢。
今年77岁的张杏法,一直孤身一人,视力2级残疾。2013年12月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森林公安刘宗浩对其进行“一对一”帮扶。
自从分包张杏法后,刘宗浩和驻村工作队队员量身制定脱贫帮扶计划。从整修房屋,修建小厨房,打地坪,到申请残疾人无障碍改造,每年发放村级统筹金4638元,每月养老金、残疾人补贴、电费补贴等541.8元。如今,张杏法将小菜园、鸡舍打理得井井有条,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张莹跟张杏法成为熟人,缘于她的多次来访。针对各村帮扶责任人的脱贫帮扶计划,张莹以监督促实干,对辖区内的贫困户定期走访,对帮扶措施是否精准、帮扶进度、帮扶成效、贫困户满意度等方面开展监督检查,对帮扶过程中存在的“慢、假、庸、散”等现象及时约谈促改,确保帮扶措施精准并能够落细落实。
“听村里人说,你现在是‘大忙人’,哪里脏了,就拿起扫帚、簸箕打扫卫生。还有,乡村林果化的时候,你拉出家里的水管植树浇水,人们都对你赞不绝口。”张莹说。
“国家的精准扶贫让我没有了后顾之忧,我也要干些活儿,不能让咱的干部觉得帮了个大懒汉。”
“张大爷,你可得注意身体,别累着了。”张莹说。
张杏法却嘿嘿一笑:“小车不倒只管推。种地就是咱的本分、就是咱农村人的根,啥时候也不能忘本。现在我把种地当成一种休闲,当成是锻炼身体,干得高兴。”
临走的时候,张杏法拉着张莹,非要摘自家小菜园里的黄瓜、豆角、西红柿,让张莹带回去给家人尝尝鲜。
张莹拗不过,只拿了一根黄瓜,到张杏法的厨房洗了洗,咬一口,脆生生的。
“大爷,这黄瓜怪甜呢。”
“这是你上次来时给我带的种子,有好种子,不愁结不出好果子。”张杏法得意地说。
这甜,既甜了张莹的心,更甜了贫困群众的心。(王文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