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士情怀 | 沐“三苏”家风 守“清廉”初心
2024-04-03 09:30 来源: 平顶山纪检监察网站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功废于贪,行成于廉”“至今不贪宝,凛然照尘寰”……在仲春时节,花木葳蕤、万物并秀,再次走进郏县“三苏”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追思先贤,缅怀东坡,举目可见“三苏”廉政佳句、清廉故事,把我的思绪拉回至千年之前。

“三苏父子乐善好施、以民为本。苏轼首任京官,谏买浙灯;移知密州,济民抗灾;躬耕东坡,自守清廉;出知扬州,罢开花会;贬谪惠州,心系黎民……”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我们依次走过苏洵展厅、苏轼展厅、苏辙展厅、多功能展厅、百味人生展厅,徜徉在历史之间,追寻着先贤的足迹,重新接受一次廉洁文化的洗礼。

“天下之本在家”。苏轼一身的清风正气和一生的刚正不阿,与其家风家教密不可分。少年时代,母亲程氏曾教他读《后汉书•范滂传》,要苏轼以“能死直道”的范滂为榜样;父亲苏洵经常教育苏轼兄弟,作文章“皆有为而作”“如药石必可以伐病”。苏轼、苏辙两人一生遵循父母教诲,居庙堂而心系百姓、为民解忧,处江湖而忠君爱国、清廉自守。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被贬黄州的苏轼行走在沙湖道,面对突如其来的急雨,他不觉狼狈,反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其乐观旷达令人折服。他一生三次贬,心境依然洒脱豁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其淡然自守让人钦佩。对照先贤,抚躬自问,作为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是否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坚定信念,是否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斗争精神,是否有“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清廉定力,我暗自咬紧牙关,誓欲与腐败现象斗争到底。

如今,“三苏”文化植根于郏县千年之余,一批又一批的党员干部来到三苏园,听三苏故事、品三苏家风、学三苏为人做官之道。每次来到三苏园,都有全新的认知,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以后,更是被三苏父子“忠廉勤能”思想所折服。

清明又至,回望历史,感悟三苏的高尚品德、清正廉明,让自己的心灵更加清明与光明。(张志丹)


责任编辑: 张世豪
清风平顶山微信
清风平顶山微博
版权声明 主办:中共平顶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平顶山市监察委员会
技术支持:山谷网安 访问次数:
备案序号:豫ICP备18039986号
豫公网安备 41040202000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