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像尧山山顶上的一棵劲松,咬定青山,默默地守护着属于自己的苍翠山峦;他,像沙河源头上的一股清泉,认准方向,静静地滋养着大地母亲的沃野良田。
他,名杰姓殷,年届花甲,是在审计战线坚守奉献了33年的普通审计干部,现任鲁山县审计局监察室主任。
岁月如梭,白驹过隙。30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当年的年轻棒小伙如今已头发花白、老眼昏花,但每天仍然精神盎然,敬业奉献,坚守在审计一线,被同志们称为鲁山审计的“老黄牛”和“老黄忠”。
忠 诚
1981年金秋,20岁出头的殷杰,毕业于河南省供销学校财会专业。他放弃留在省国防工办工作机会,怀揣青春梦想,捧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革命老区、豫西山区国家级贫困县鲁山县,立志山乡,造福桑梓。他起初在县人事局工作,两年后调入县委组织部工作。
1984年6月,鲁山县审计局依法设立。年轻忠厚、专业对口、好学上进、踏实敬业的殷杰被筹建审计局的第一任局长相中。局长亲自到组织部门点将,第一个被调入审计机关。这一干至今就是33年,整个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他心爱的审计事业。
在许多人看来,审计机关是个业务单位,没有什么“出息”,单调枯燥的审计工作也是个“出力不讨好”、“得罪人”的差事。可是,为什么他却如此忠诚于审计事业,干得津津有味、有声有色?他常说:“我是改革开放的幸运儿、受益者,小时候家里贫穷,是党和人民用助学金帮我完成了学业,学审计、干审计,得心应手,发挥专长,为党和人民工作,这多好!”。
“精美的石头会说话,有趣的数字会传情。”“元角分厘毫丝忽,石斗升合勺穝捏。”谈起30多年审计工作的感受和体会,他用两句口头禅概括自己悟出的审计真谛。
在有一年的春节审计局老干部茶话会上,第一任德高望重的老局长动情地说:“我把殷杰第一个调入审计局。他先后担任财贸股、工交股、法制股股长,素质高、心态好、业务精,但受职位限制未能提拔。”他听后坦然一笑:“感谢老领导的关心培养和高度评价。干好工作是自己的本分,提拔升迁是组织上的事,平凡的审计工作一样能实现人生价值,伟大的审计事业更能展现一个审计人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奉 献
1984年进入审计局以来,从第一个试审项目审县医药公司到对某信用社进行财务收支审计,先后两次担任全省粮食挂账审计主审,两次参与市审计局对平煤集团的财务收支审计等无数个审计项目到现在,30多年的审计生涯,凭借着扎实的审计理论知识、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敏感的审计职业判断和坚定执着孜孜以求的性格,使他成为基层审计机关的杰出代表。
2002年早春,根据县委关于平顶山市鲁山方圆集团破产改制的通知要求,他任组长兼主审,对集团董事长李建伟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就地审计。审计时间跨度12年,下属不同经济成分独立核算企业2个,其间多次整合改制,职工1219人,情况十分复杂,企业债台高筑、经营困难、亏损严重,濒临破产倒闭。审计组原有3人,其中一人因病休息。人员少、任务重、压力大、时间紧,而且恰在这时,他的父亲又查出胃癌晚期,需住院抢救。自古忠孝难两全,怎么办?万般无奈,他白天进点坚持审计,晚上赶到医院尽孝护理。两个月的审计时间,不寻常的两个月,同志们说即使铁打的人也会累倒的,可他硬是撑了下来。审计后,查出碳素集团违法违规问题18项,违纪总金额9521.54万元,查实累计亏损12907.98万元,调账后总资产负债率高达349.90%。他亲手撰写的审计报告长达70页20000余字,给县委呈上了事实清楚、数字准确、家底清晰、责任明确、建议可行的审计报告,为企业成功地破产改制奠定了基础。而期间他强忍悲痛,遗憾地送走了自己的亲生父亲。虽然10多年过去了,现在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他仍是动容,热泪盈眶,因为他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他挚爱的审计事业,总觉得没有尽到儿子的义务,愧对父亲。
十几年来,他严把质量关,局里从未出现一例审计复议上诉案件。一次,一位业务股长提交的审计报告中披露的经济事项不够清楚,他立马找其核实情况,建议与其主管局长亲自到被审单位重新核实,最终查实了国有资金125万元被承包单位骗取占用的问题,避免了国有资产流失,也有效规避了审计风险。事后,这位同事心悦诚服,对他更加敬重。
清 廉
清正廉洁是共产党员、国家公务员的基本要求,对审计人员更是至关重要。他从事审计33年来,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请、不收礼,一杯清茶搞审计,两袖清风回机关。
在对一个工程项目审计时,查出工头非法套取财政专项资金40余万元。事后得知,该工程承包人正是他同学的妹夫。该同学从北京打了5次电话,而他心知肚明,就是不接。其亲属无奈带上土特产上门融通,请求网开一面,硬是被拒之门外。按理说,这位老同学任县工商银行行长时要挖走他并许诺他信贷股长一职。这是多少人羡慕追逐的“肥缺”,本应念其同学情放他一马,而他却如实汇报依法处理,如数追回财政资金,而他彻底得罪了这位“有权有势”的老同学。这位老同学不仅与他断绝了来往,还私下里说他“无情无义”“不识时务”。其实,老同学并不理解他心中的“情”和“义”——对党和人民的“深情”和对审计事业的“大义”。
2008年,他被县纪委聘为为期三年的特邀纪检监督员,发挥审计对纪检干部的社会监督作用。2015年初,他又兼任审计局纪检监察主任一职,深感任务更重、责任更大、要求更严。2016年,他女儿硕士研究生毕业在广州某知名大学附属医院工作,女婿是部队现役营职干部。按当地风俗,女儿出嫁是终身大事,应该操办婚宴。而且,几十年来,亲朋故旧、同学的红白大事,他都礼数齐全、热情参与。他和在县医院当医生的妻子的同事好友,都期盼着为他女儿喜结良缘祝贺捧场。而他以纪检干部要模范执行党的纪律、注意社会影响为由,说服妻子,让女儿、女婿在各自单位简办,并再三叮嘱不张扬、不收礼、不待客,珍惜时间,好好工作。女儿十分理解父亲的心情和初衷,如实照办。与此同时,他“封锁”女儿婚嫁的消息,照常上班工作。事后,他70多岁的姐姐十分不满:“哪有这样的父母?!女儿终身大事,一生有几次?以前咱家贫穷办不起,现在富裕了,为啥不隆重操办一下,风光风光,也给咱老殷家撑撑门面!”由此落下埋怨。
关于廉洁从政,他经常与领导和同志们交流,说“国家给我发着工资,我很满足,也很幸福。要凭良心工作、做事,对得起党和人民,对得起自己的工作,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凭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审计事业的热爱,对审计工作的执着和无私奉献,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荣获鲁山县五一劳动奖章、鲁山县劳动模范、平顶山市人民政府依法行政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33年的审计情怀,33年的审计历练,他仍然无怨无悔地工作着,快乐幸福地生活着。这就是基层审计机关第一代审计人不忘初心、爱岗敬业、淡泊名利、忠诚奉献的风采。(鲁山县审计局纪检组 刘晓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