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监督系列评】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2020-05-28 09:20 来源: 平顶山纪检监察网站

编者按:去年5月8日,市委书记周斌就日常监督工作到市纪委监委专题调研,提出建立全面监督体系的构想。今年5月7日,周斌同志主持召开全面监督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系统阐述市委开展全面监督工作的战略考量、方向原则和工作要求。一年来,在市委坚强领导和周斌书记亲自推动下,我们克服缺乏具体顶层设计、缺乏成熟理论指导、缺乏现成经验借鉴等诸多困难,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边探索实践、边研究总结,积极推动构建全面监督体系的平顶山实践。值此全面监督体系构想提出一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周斌同志讲话精神,深化思想认识,推进这项工作全面铺开、提质增效,我们组织撰写了全面监督系列评,在清风平顶山微信公众号陆续刊发。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全面监督工作系列评之二

 

在全面监督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周斌同志强调,全面监督这个事姓“党”,必须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全过程,确保实践探索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一语中的,既阐述了一以贯之、坚定不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的根本要求,又指明了破解全面监督工作短板、深化实践探索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无论哪个领域、哪个方面工作,都必须从加强党的领导抓起。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总要求是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加强党的领导亦是第一位的要求。

在长期的监督实践中,各个监督主体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为推动工作落实、维护政令畅通提供了重要保障。但与此同时,由于党对个别监督主体领导的弱化,导致监督力量分散、协同衔接不畅、监督合力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比如,有的监督主体政治站位不高,只重权力、不重责任,习惯于“就事论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善于通过职能监督推动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有的监督主体之间协同联动不够,要么各自为战,缺乏沟通衔接,不是出现监督空挡,形成监督盲区,就是重复监督、无序监督,浪费监督资源;要么相互推诿、相互掣肘,政策把握标准不一致,甚至形成矛盾,造成基层无所适从,抵消监督效能。有的监督主体重形式轻内容,表面上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实际上大而化之,“你好我好大家好”,监督刚性约束不够,缺乏权威性,等等。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切入点。实践探索全面监督,就是要加强市委对各个监督主体的领导,通过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实现对决策部署指挥、资源力量整合、措施手段运用的全方位、全过程领导,增强监督的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使监督体系契合党的领导体制,融入国家治理体系,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各级党委要强化主体责任,加强统筹协调,整合调配监督力量,把党的领导体现在监督事项开展、问题线索处置反馈、监督成果评价运用等各方面、各环节。各监督主体要主动接受党委领导,强化请示报告,做到重大问题处置及时请示、重要情况及时报告,定期分析监督工作开展情况,对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向党委提出意见建议。

自去年5月全面监督工作实践探索以来,正是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周斌同志的直接推动下,我们高规格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一办八组”的组织架构,建立了问题线索研判移送、跟踪反馈、报告工作等6项工作机制,并把全面监督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述职内容,强化了对各监督主体的领导,解决了各监督主体信息沟通不及时、工作衔接不顺畅、成果运用不到位等问题,初步实现了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有机贯通、相互协调,迈出了构建全面监督体系的坚实步伐。

全面监督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参考,同时,全面监督又是一项系统性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党的领导这个“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这个“魂”,把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统一起来,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深化,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只有这样,全面监督的方向思路才会越来越清、路径方法才会越来越明、工作举措才会越来越实。(云平)

 

责任编辑: 张世豪
清风平顶山微信
清风平顶山微博
版权声明 主办:中共平顶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平顶山市监察委员会
技术支持:山谷网安 访问次数:
备案序号:豫ICP备18039986号
豫公网安备 41040202000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