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监人手记 | 访红石“清韵” 筑清廉家风
2023-09-21 10:03 来源: 平顶山纪检监察网站

来到郏县堂街镇临沣寨,跨过斑驳的石板桥,我抬头仰望近7米高的红石寨墙,高高的寨门上是“溥滨”二字,寨墙边立着“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三个国字号牌坊。

“当年的临沣寨,那可是‘千亩荷花掩村寨,百亩竹林画青天。河池碧波映竹影,花叶相映成诗篇。’”依着那流淌100多年,至今清盈澄澈的护城河,跟随着临沣寨讲解员尹亮亮的步伐,一段关于朱氏家族的故事缓缓浮现在眼前。

“1835年黄河决口,朱紫峰捐助河工,被提拔至河南盐运司知事。他修建茶亭、广建义塾、铺路建桥,为当地百姓纾困解难,深受百姓爱戴……”听着讲解,跨进朱家老宅,一时间,我仿佛梦回清朝。东大厅接官院客房楼的红石门匾上,“廉节气清”四字篆书依稀可见。“这四个字是朱家的家风家训,你看门窗上的纹刻,都有竹节、莲子、莲花、莲蓬。”尹亮亮讲道:“莲花是为官要清廉,竹节是为人有气节,这也是他的精神追求。”

与之相呼应的是接官厅门外挂着的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他接着讲解:“这话虽直白简单,却有千钧之力。无论是读书还是经商,要知难而行、迎难而上、务求实效。为官做人也是这样,要清正如莲、气高如竹、忠君为民。”步入崇善堂,“读圣贤书明体达用,行仁义事致远经方”楹联映入眼帘,再次印证“廉节气清”的家风家训。

这一路边走、边看、边听,让我收获良多,朱紫峰用实际行动告诫自己及子孙后代做人要敦厚、处事要仁义、为官要清廉。思及此处,我豁然开朗,身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也应该追随朱紫峰及历代先贤前辈的精神足迹,以“廉节气清”为座右铭,坚定理想信念,常怀律己之心,锻造清白本心,筑牢清廉初心。要心怀群众,立足监督执纪职责定位,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回首再望整个村子,寨外护城河的莲田如一条碧色玉带,日夜不停地守护着寨墙,宛如清廉之风守护着朱家的赤诚之心。(郏县纪委监委 高飞)


责任编辑: 张世豪
清风平顶山微信
清风平顶山微博
版权声明 主办:中共平顶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平顶山市监察委员会
技术支持:山谷网安 访问次数:
备案序号:豫ICP备18039986号
豫公网安备 41040202000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