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纪律处分不能一“处”了之
2017-06-14 08:11 来源: 平顶山纪检监察网站

党的十八大以来,打老虎、拍苍蝇,正风肃纪、监督问责,有力维护了党的形象,纯洁了党员队伍。而对于工作中受到纪律处分的“问题干部”,我们决不能放任不管,更不能一处了之,如何做好后续教育管理工作,对“问题干部”及时“拉一把”就显得尤为重要。

5月份,因为扶贫工作不扎实,项目落实不到位,县里8名驻村第一书记被撤换掉,并且当年年度考核不能确定为优秀,一年内不得提拔使用,两年内不得评先评优,驻村工作不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派出单位当年年度党委考核也不能为优秀等次,单位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

面对这样的一次问责,触动和影响的不单单是一个人,一个单位,而是一个群体。凭着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多年的直觉,我能感受到他们内心深处肯定存在很大的矛盾体,于是,我与同事商量决定找到相关的责任人,查找根源,解除疑惑,正视问题,以便下一步积极工作,迎难赶上。

“我们下乡也是没明没夜的干啊!有些群众的思想根本就改变不了,走访、调研、几次三番,你说咱们的目的不是让他们脱贫致富吗?结果呢,跟他们说项目,指导他们创业,都是干说不落实,只等着上面给钱,那他们什么时候能脱贫?办法想了,而工作推进不了,结果我还受了处分,真是出力不讨好。”刘某激动的说着,我仔细地观察,认真地聆听,看得出来他自己从心里是不愿意接受这个处分。

为了缓和气氛,我反客为主,给他添上开水,劝他说:“你的辛苦,我也有切身体会,因为纪委也有脱贫攻坚任务,机关的同志也都分包1户或2户。但是,辛苦不是免责的理由。咱县是全市唯一的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攻坚已经成为当下的头等大事,咱是第一书记,群众称咱们是‘父母官’,咱就应该耐住性子,去做、去想、去协调、去帮助。只要工作到了位,不怕群众不理解、不配合。”

刘某默默的点着头,我能感受到,他应该有这样的切身体会,我逐渐引导他说:“工作多、任务重,免不了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或者是错误,而受了处分,咱就要多找问题根源,吸取经验教训,争取今后再碰见这样的事,绝不出错!”喝了口开水我笑着说:“为了咱们老百姓,党性使然吧!”

刘某微微一笑,霎时,气氛有所缓和,必须让他思想上有更大的转变,于是,我从了解到他在机关工作多年,一直尽心职守,同事评价较好入手,和他彻底聊开了话题,从家庭到生活,敞开心扉的一次深聊,让我们不知不觉间,彼此有了一种朋友的亲切感。我的同事也赶上话题接着说,纪委作为监督部门,虽然执纪问责是主业,但是更重要的是让广大党员干部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都是工作,不是单指一个人,回到单位一定要一如既往地干好工作,我们也会和单位的领导沟通。

不知不觉已经是午夜,我和同事站起来准备离开,刘某握着我们的手说,“听听你们的话,我的心里说真的好受多了。驻村,说句实在话,自己真的有很多不称职的地方,这次我也就当成教训了,以后一定好好地工作。”

走在回单位的路上,我在想,纪检监察工作不单单是查处腐败案件,教育警示管理一样重要。我默默的下定决心,这几个人,我都要去见见。(鲁山县纪委王世祥杨天增)


责任编辑: 杨世崇
清风平顶山微信
清风平顶山微博
版权声明 主办:中共平顶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平顶山市监察委员会
技术支持:山谷网安 访问次数:
备案序号:豫ICP备18039986号
豫公网安备 41040202000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