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天色在不觉中已然沉黯。我面前摊开的案卷,记录着一笔看似微末的“小账”:某村三组组长连某某,因截留了应发给困难群众的物资,最终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然而,我的思绪并未停留在对连某某简单问责上,更未止步于对这起个案的处理。它仿佛生出了翅膀,飞向了那个村庄,飞回了那个寒冷的腊月天。我仿佛看见,那份承载着温暖的物资,在某个环节悄然停滞,卡在了抵达前的“最后一米”。
我不禁深思:我们纪检监察干部的情怀,究竟是什么呢?
答案,或许就蕴含在这一份份看似普通的救济物资里。连某某截留的,不止是实物,而是党和国家想要送达基层困难群众手中的那份沉甸甸的关怀。像这样的“截留”行为,如同河道中淤积的泥沙,堵塞了水流,让政策的“暖流”在抵达“最后一米”时失了温度、打了折扣。
纪检监察工作,恰如为奔流的江河清淤疏浚,纪检监察干部,就是这“暖流”的守护者。我们手持党纪国法的戒尺,丈量政策从出台到落地的每一寸路径;我们目光如炬,审视利益分配至最末梢的每一个环节。即便是“一分一厘”的去向,也必须较真,不容含糊。
对连某某的处分,不仅仅是一次对错误的纠正,更是一次明确的警示、一种清晰的宣告,它告诉所有人,党和政府推动惠民政策落地的决心坚如磐石,凡是伸向民生福祉的手,必被捉;凡是堵塞政策“末梢循环”的行为,必被纠。
纪检监察干部的情怀,体现在我们俯下身子,倾听田间地头百姓的家长里短;彰显于我们铁面执纪,坚决斩断一切伸向群众利益的黑手;凝结在我们对一分一毫“斤斤计较”的执着里;蕴藏于我们惩治“蝇贪蚁腐”守护群众利益的细微处。我们甘愿做那扫除障碍的清道夫,努力做到让党和政府的“暖流”,丝毫不减、精准无比地流淌进百姓的心田,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米”处依然清晰可见。(湛河区纪委监委 崔蕾)
清风平顶山微信
清风平顶山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