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鲁山县梁洼镇鹁鸽吴村村民来到村委会咨询低保政策时,发现门口原先满满当当的牌子大幅“瘦身”。
门口清清爽爽,也让该村党支部书记刘军旗很是感慨:“过去最多的时候挂了大大小小二三十块牌子,涉及党群、综治、文体、经济等多个领域。如今,牌子少了,负担轻了,也能腾出更多精力为群众办实事了。”
去年以来,鲁山县纪委监委把整治村(社区)“滥挂牌”问题作为持续解决形式主义问题的重要抓手,督促相关部门制定《村级组织“滥挂牌”问题专项整治督导方案》,协助县委办、县委组织部等部门组建工作专班,开展“清牌减负”专项行动,对全县557个村(社区)挂牌情况进行集中排查,全面清理不合规机构、制度、荣誉等标牌,共规范设置标牌2700余个。
“清牌减负”不仅要把门前多余的牌子摘掉,更要把牌子背后的不合理事项清退。该县逐项厘清牌子背后的工作事项和职责义务,结合村级组织特点,列明依法履职事项,梳理出应由村(社区)出具证明事项10项、不应出具证明事项27项,大量重复性、机械性工作被合并精简。
“在上下联动协同整治下,村里工作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刘军旗说,通过全面厘清事项撤除牌子、一体整合阵地盘活资源、健全监管制度常态查摆整改,有效推动了清牌减负、服务提质。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合监督优势,将为基层减负赋能纳入日常监督重点,持续纠治检查考核过多过频、层层加码、过度留痕等问题,切实为村级组织减负、为基层干部松绑。
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动向,围绕基层减负赋能、促进干部作风转变等开展监督,持续抓好纠“四风”、转作风、树新风。(张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