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市纪委三次全会指出,要夯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制度规范体系,以改革创新提高监督治理效能。全市纪检监察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纷纷表示要全面落实全会各项部署要求,立足职能职责,强化责任担当,在洛阳现代化建设大局中更好地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思路清,才能方向明。栾川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牛卫民表示,要制定并细化“一岗双责”责任清单、年度监督任务清单,进一步强化“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健全“组组”协同监督、“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室组地巡”联合监督机制,不断探索贯通审计、统计、司法、群众和舆论等各类监督的有效载体,健全完善集成高效的监督体系,精准发现、及时处置问题,发挥更大监督治理效能。
伊滨区纪工委书记、监察工委主任何建文表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强化纪委协助职责、监督专责,进一步完善纪工委、监察工委与巡察机构、督察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各职能监管部门协同监督工作机制,围绕中心工作,持续跟进监督、靠前监督,确保各项决策部署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派驻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前哨”和“探头”作用。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组长段红立表示,要严格落实《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聚焦持续抓好“三项重点工作”,建立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件落实情况监督机制,以资金运行为轴线,开展“组组”协同监督、“室组”联动监督,保障财政系统权力运行监督体系更加健全。
驻市检察院纪检监察组组长刘边江表示,要充分发挥派驻监督在“四项监督”中上下承接、左右相连的重要作用,打通统筹衔接的“最后一公里”,贯通协同市检察院检务督查处、机关纪委力量,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推动驻在单位党员干部自觉依据法规制度谋事、管人、用权,进一步完善监督链条,提升监督质效。
各级“一把手”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领头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对象和重要主体。驻市民政局纪检监察组组长李鹏飞表示,要认真履行监督专责和协助职能,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单位,聚焦“关键少数”,推动党组织主体责任、“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和纪检监察组监督责任一体落实,形成主动监督、相互监督、自觉接受监督的良好氛围,有效破解“上级监督远,同级监督软,下级监督难”的问题。
驻市林业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吕瑞君表示,要全面落实市委“三个统一”总体要求,严格落实“室组”联动监督机制,定期研判、汇报驻在单位政治生态,会同驻在单位党组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监督其坚决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教育关乎千家万户,廉洁是学校的底色,是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张东辉表示,要进一步探索创新监督机制,规范校级小微权力运行,推动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推进权力运行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教辅材料征订、校园物资采购等工作,开展“沉浸式”“嵌入式”监督,去除教育“微腐败”滋生土壤,真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
“街道、社区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小微权力’看似微小,却容易成为监督的薄弱环节。”涧西区重庆路街道纪工委书记赵静表示,要规范“小”权力,促进“大”治理,通过常态化召开“小板凳恳谈会”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编制“小微权力清单”,明确权力的行使主体和运行流程,实时上墙公示,扎紧“小微权力”运行的制度笼子,让群众“看图办事”、基层干部“按图履职”、居务监督委员会“依图监督”,进一步健全基层监督网络,推动完善基层监督体系。(闫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