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下沉监督 护航“粮田”变“良田”
2025-06-05 11:28 来源: 洛阳市纪委监委网站

天朗气清,翠色如茵。站在栾川县潭头镇大王庙村研学基地观景台上,远眺连片的高标准农田,风拂麦浪,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我们流转200亩农田种植富硒农作物,通过带动百姓参与农副产品销售,预计今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可解决20余人就业问题。”面对前来走访的该县纪检监察干部,潭头镇大王庙村党支部书记介绍道,依托特色种植基地,科普、观景、产品融合发展路径稳步推进。

近年来,栾川县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模式,在精深加工、农旅融合上持续发力。该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能定位,以监督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抓手,围绕项目实施和管理过程中招标投标、资金拨付、监理验收、后期管护等重点环节,以跟进式监督、定点式督导、下沉式回访“组合拳”提升监督质效,助力解决突出问题,切实守好百姓“粮袋子”。

“项目施工是否规范?项目监理人员、现场管理人员是否履职到位?项目推进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日前,该县纪委监委专项督查组一路边走边看,不时询问记录,深入发现纠治弄虚作假、挪用资金、工作作风不实等问题,全力保障县域高标准农田建设高质量进行。

工程质量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生命线、高压线。为切实把高标准农田项目建成民心工程、放心工程,该县纪委监委建立“纪检监察+行业专家+行政执法”监督模式,与农业农村、发改、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协同,联合施工管理、招投标、审计验收等领域专家,常态化开展实地调研会商,通过细化制度、政策解读、技术培训等方式,加强项目全流程管理指导,运用定期调度、情况通报、考核评价等手段,推动压紧压实责任、及时提醒纠偏,把严明纪律贯穿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全过程。

针对发现的个别工程进度缓慢、监理人员业务素质不达标等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第一时间向职能部门和乡镇双向反馈,下发纪检监察建议14份,跟踪督促整改落实,修订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办法、农田水利设施机电井工程管护等制度4项,形成“村管护、乡维修、县监管”的长效机制,确保建成一亩、管好一亩、用好一亩。(徐玉洁)

 


责任编辑: 闫雅静
  • Copyright@2008-2013 中共洛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洛阳市监察委员会版权所有
  • 豫ICP备05009955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8号
  •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