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作为纪检监察机关,不仅要采取‘霹雳手段’,遏制破坏营商环境的一切不利因素,还要懂得以监督执纪执法的‘温度’调动一切优化营商环境的积极因素,推动实现政商交往‘亲’而有度、‘清’而有为。”5月27日,在洛龙区监督保障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工作推进会上,洛龙区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秦四海就如何优化营商环境向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提出要求。
为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洛龙区纪委监委立足职能,强化政治监督、精准监督,通过建章立制、实地督查、快查快办等多种方式,打好监督问责“组合拳”,着力营造最佳营商环境。
建章立制明责任。制定出台洛龙区《服务保障企业健康发展9条措施》,从着力解决涉企服务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力推动惠企扶企政策落实落地,建立联系服务企业发展机制等九个方面全面发力;制定印发《全区纪检监察系统监督保障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二十条”》,通过健全五项机制,开展五个排查,实施“五办”行动,完善五重保障等措施,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保障执行职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上门访需听诉求。成立督查组,采取暗访的方式到企业详细了解有无职能部门在服务企业过程吃拿卡要等情况;开展“访万企 解难题”活动,组织各级纪检监察干部深入企业,开展座谈;严格落实“五每”工作法,确保全区纪检监察干部每人联系一家企业或个体工商户,每月1-10日开展集中走访,了解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及时帮企业排忧解难。
勇于亮剑强震慑。畅通纪检监察机关12388举报渠道,建立问题线索接收和处置“绿色通道”,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对涉及营商环境的举报问题和企业诉求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分办、第一时间查处、第一时间反馈,并进行通报曝光。编印《损害营商环境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汇编》,选取违背“亲”“清”政商发展理念的典型案例,督促全区党员干部强化责任担当。
截至目前,该区纪委监委共走访辖区企业96家,发现问题12个,立行立改8个,向住建等相关职能部门反馈问题5个,问责4人,其中科级干部3人,印发通报2期。(洛龙区纪委监委 丁恒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