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户村民为900元卖树款争执不休,为化解矛盾,我又添了500元给两人平分,劝他们不要把精力用在生气上,两人羞愧不已,不仅没接我的钱,还主动和好如初。”谈起自己在村中“讲理堂”处理的第一起矛盾纠纷,洛阳市洛宁县讲理村党支部书记金相超记忆犹新。
2015年讲理村建成“讲理堂”,由村干部在此以“讲理”的形式调解处理村民矛盾。金相超作为党员干部,带头“吃亏”说理,让“讲理堂”的威信大增,自此村民们有纠纷都愿意到讲理堂“讲理”,不少问题被化解于萌芽。
为将“讲理”的好做法持续发扬下去,讲理村紧盯党员干部抓作风,由村支部纪检委员兼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村监察联络员,严格监督管理村干部,要求村干部不能参与本村的工程项目,村里大事小情均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接受村民的监督,并在村党支部开展“纠‘四风’树新风”活动,对党员干部进行纪法教育、警示教育,对村里的扶贫帮扶、低保补贴、危房改造、工程项目等进行跟踪监督,促使村干部切实转变作风,进一步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2017年讲理村建成“乡村大食堂”,村里的党员干部家庭带头推行“一碗饭办一场大事”,红白事都由村红白理事会在村大食堂统一操办,吃大锅菜,用平价烟酒,得到了村民们的积极响应。
“我攒了打工钱回村办婚事,才知道村里早没了大操大办的风气,宴席上每人一碗杂烩菜,烟不超过10元,酒不超过30元,一场婚礼没花多少钱,还办的喜庆又热闹。”谈起村里的新风尚,洛宁县罗岭乡讲理村村民金利国高兴地说。
与此同时,该村党支部在“讲理堂”旁建设家风家训馆,大力宣传好家风、好家训,在村干部的率先垂范下,村里先后涌现出了优秀老党员温栓定、致富标兵宁振武等一批先进典型,评选出“好儿媳”“好公婆”26人、十星级文明户78户,讲理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文明村,。
“党员干部带头转作风,给群众办实事,使讲理村的新风正气越来越浓。现在村民们紧盯乡村振兴辛勤奋斗,齐心协力发展光伏发电、油用牡丹等特色产业,核桃、烟叶等特色农业以及乡村旅游,俺村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对讲理村的明天,金相超充满了信心。(洛宁县纪委监委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