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强化政治监督 规范执纪执法 为漯河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来源:研究室(法规室)   发布日期:2021-08-27  

强化政治监督 规范执纪执法

为漯河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五年来,市纪委监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会议精神,忠诚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全面加强法治建设,持续营造学法守法懂法用法浓厚氛围,聚力实现以法治促发展、靠法治保清廉、用法治惠民生总体目标,为漯河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市纪委监委被评为“七五”普法先进单位;在漯河市民法典知识竞赛中荣获“优秀单位组织奖”。

一、强化“不敢腐”震慑,依规依纪依法严惩违纪违法行为。把法治建设纳入市纪委监委的一项中心工作,聚焦主责主业、发扬斗争精神,持续加大执纪执法办案力度,促使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明底线、守法纪。一是坚持从严惩处。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党内法规,对违纪违法的党员领导干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五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反映问题线索7570件、立案4008件、党纪政务(政纪)处分3822人,采取留置措施(含“两规”“两指”)76人,移送检察机关97人,较之前五年分别增长167.4%、48%、41.8%、58.3%、120.5%。二是坚持从严问责。坚持权责统一、强化责任追究,以《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为遵循,紧紧围绕落实党的政治建设、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生态环保、扫黑除恶等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各项措施要求,对420名履责不力的党员干部严肃问责,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三是坚持从严整治。聚焦基层治理法治化、规范化建设,组织“治理农村基层腐败联合行动”,深入推进农村“三微”、基层“小六长”、基层腐败“六项突出问题”等专项整治,打通“中梗阻”、破解“办事难”。开展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决胜年等行动,查处侵占挪用、虚报冒领等问题192个、处理273人。

二、强化“不能腐”约束,创新举措监督权力规范运行。围绕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坚持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约束就跟进到哪里,让权力始终在法治的轨道上正确运行。一是完善监督机制。聚焦金融、政法、土地、工程等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分类分层研究监管漏洞、制度短板,督促查漏补缺,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围绕授权、用权、监权等环节,督促相关单位查漏补缺、建章立制,修订完善相关制度320项。围绕违纪违法问题易发多发领域,推动建立审批监管、工程招投标、公共资源交易、公共财政支出等方面制度机制30余项,“红线”更加清晰,“笼子”更加严密。二是创新监督方式。围绕“明权清单化、用权规范化、监权全程化”,建设“阳光三权”,大力推进公权力和权力运行流程阳光公开。2017年4月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收到反映农村干部问题数量每年分别同比下降29.7%、35%、46%、29%,基层用权显著规范,腐败增量明显遏制。推广“四问十查”工作法,对行政权力日常监督更加聚焦、精准、有力。探索推进“1+X”项目化监督检查工作,2019年以来立项137项、发现问题线索1752个,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更加科学高效。三是拓宽监督渠道。高效运用检举举报平台,实行提级办理、“阳光反馈”、带案下访等,畅通“四位一体”收集群众诉求渠道,消除权力监督真空地带,压实权力行使任性空间。充分发挥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优势,建成纪检监察技术中心和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管理系统,开展廉政审查328批、11000余人次,把好选人用人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政关。充分发挥媒体对行政权力监督作用,办好《百姓问政直通车》《铁面问责·直面整改》栏目,播出103期、曝光问题705个。

三、强化“不想腐”自觉,教育激励干部依法用权。围绕依法行政、履职担当,坚持理论武装与文化滋养并重、道德培育和纪法教育并施、正面引导和警示教育并行,增强党员干部学法守法懂法用法的意识。一是开展澄清正名,激励干部依法敢于用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出台《信访举报失实澄清正名反馈实施办法(试行)》,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对不实信访举报,及时向被诬告陷害对象所在单位党组织通报反馈,澄清有关情况,消除不良影响。创新方式、做实载体,通过《信访举报失实澄清正名工作通讯》等途径,为29名党员干部澄清正名。对受处分党员干部开展个性化回访,教育激励干部放下包袱敢于依法用权。二是深化以案促改,警示干部依法审慎用权。把以案促改作为一体推进“三不”的重要抓手,充分运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在做实逢案必改的基础上,根据工作形势相继开展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专项以案促改、扶贫领域以案促改乡村行专项行动、近郊型城乡结合部乡镇村居专项以案促改、“清风换届党旗红”专项以案促改,通过以案说法、以案普法,警示教育党员干部遵法纪、知戒惧、守底线。三是营造法治氛围,教育干部依法正确用权。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充分利用漯河廉政网、“廉洁漯河”微信公众号、“清风漯河”微博、漯河廉政手机周报“四位一体”宣传平台,开辟纪法微课、漫画说纪、以案说法专栏,加强党纪国法的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法治的氛围。加强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信息发布,强化典型案例剖析警示,常态化开展以案释纪、以案释法。

四、强化自身建设,推动纪检监察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坚持“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依规依纪依法正确行使纪检监察权力,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法规制度建设日臻完备。以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契机,认真开展法规清理、备案、评估工作,向市委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82部。对119部规范性文件进行梳理,经评估研究保留55部、修订57部、废止7部。印发《中共漯河市纪委关于废止、宣布失效、修改部分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关于开展规范性文件评估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健全完善法规制度,以制度规范化促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二是执纪执法水平稳步提升。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市纪委常委会会议重要议题,采取集体学习、专题辅导、现地教学、集中观影等形式,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邀请省级专家对《民法典》《规则》《规定》进行专题讲座,教育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以法治理念、法治思维、法治习惯推进工作,提升法治建设的推动力。加强专业化法治化能力建设,大规模、多轮次开展全员培训、全员测试,不断提高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精准监督和执纪执法水平。三是内部监督更加严格。对纪检监察干部从严要求,创新开展“三亮”活动,建立“三色预警防控”机制,完善内部监督制度,确保严格按权限、程序行使权力。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严格按照《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监督执法工作规定》履行职责,连年实现依规依纪依法、安全文明执纪审查“双零”“双安全”目标。

过去五年,市纪委监委在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虽然发挥了应有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标对表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与业务工作的契合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等。下一步,市纪委监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重要论述,坚决按照市委决策部署,持续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长效工作机制,坚定不移监督制约行政权力,持续锻造素质过硬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全力推进漯河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

研究室(法规室)鲁秋芳


版权所有:中共漯河市纪委 漯河市监察委员会
地址:漯河市祁山路6号 邮编:462000
备案证号:豫ICP备05010841号
访问次数: 次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