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家风故事、展家风实物、倡清廉持家”活动展播系列之一
来源: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5-07-29

编者按: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推动全市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良好社会风尚,前不久,市纪委、市妇联、漯河日报社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了“讲家风故事、展家风实物、倡清廉持家”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市纪委宣传部收到大量有关家风方面征文,许多征文内涵丰富、生动感人、积极向上。为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教育成果,本网特推出“讲家风故事、展家风实物、倡清廉持家”活动系列展播,敬请关注。

《好家风激励我不断前行》

作者:驻市供销社纪委书记 赵泮荣


父亲离开我们23年了,可他留下的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干净做事、诚实做人的家风,成为我们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受用终生。

父亲是个农民,在生产队当农业生产主任,是社员的主心骨。哪天该播种、哪天该施肥,样样农活他安排得井井有条,而且他是农业生产能手,再苦再累再脏的活也从不讲条件,还多次被评为生产队劳动模范。记得有一年,为了给烟叶育苗,很冷的冬天就要开始育种,父亲把筛选好的种子浸泡在恒温10度以上的水里两到三天,然后再用湿布把种子包起来放在一个罐子里,下面要有个火炉,以保持一定的温度。当时家里穷,生不起火炉,就跑到生产队饲养室里育种,那一年饲养室里火炉熄灭了,父亲就用塑料布包裹着种子缠在自己的腰里,晚上搂在被窝里,像爱护自己的婴儿一样,用体温保暖促进种子生芽。经过一个月的努力,种子终于发芽了,甭提父亲有多高兴了。

父亲一生干净做事,诚实做人。他干过生产队的保管员、炊事员、饲养员,做过炕烟、卖油等活儿,没有出现任何差错。有一年,在炕烟叶期间,烟叶已经炕好,炕房在停炕放热,其间父亲出外办事,回来后发现炕房门大开,炕好的烟叶少了30多杆,父亲赶紧报案。经过生产队调查,发现是本队的一个年轻人与他人勾结,乘父亲外出之际,偷走了烟叶。父亲对此很自责,觉得一是没有履行好看管职责,二是平常没有尽到对年轻人监督和教育的责任。此后,父亲常教育我们:“做事要干干净净,不能偷偷摸摸;做人要诚实可靠,丁是丁卯是卯,不能说假话骗人。”

我爷爷奶奶去世得早,三叔跟着我父母生活,父亲真正做到了长兄如父。为了三叔成家立业,他主动把家里老宅——青砖瓦房交给了三叔,我们一家搬出去重新建起了三间土胚草房。三叔结婚时,父亲把母亲最珍贵的嫁妆——顶子床也送给了三叔三婶,每次提起这事,母亲还总对父亲有所埋怨,父亲则满足地说:“都是为了三弟日子过得好嘛,我们苦点累点算什么!”

忘不了父亲尊老敬老,助人为乐的身影。我们生产队有个五保户,70多岁,无依无靠,父亲叫她四婶,无微不至地照顾她,无论农活再忙,每天也要去一趟,给她扫地、担水、送粮、送菜,家里做得好吃的就让我们给她送去尝尝。在父亲的感召下,我们也经常主动为四奶奶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

父亲不仅尊敬、帮助老人,也很关心爱护我们,支持我们的学业。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庭经济条件都不好的情况下,父亲省吃俭用,把我们兄弟四个都供应高中毕业。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你们上学,我就是拉棍要饭也供应你们。”记得一个寒冬,大雪连下了几天,我在离家十多里的乡高中上学,到了周末,粮食吃完了,又穿得单薄,该回家了。可是雪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着,没有一点停下来的迹象。正为如何回家犯愁,突然老师喊我:“泮荣,有人找!”我出去一看,父亲满身是雪,像个圣诞老人,手拉架子车,送来了粮食和棉衣。我赶忙给父亲拍打身上的雪花,父亲对我说:“知道你穿得薄,吃的也不多了,我就给你送来了,这一周就别回家了,好好在校学习吧。”我让父亲在学校吃些热饭暖暖身子,他说家里忙,卸下粮食和衣服又冒着风雪而去。望着他离去的背影,眼泪模糊了我的视线。1983年8月,我考上了省供销学校,了却了父亲的心愿,也为我的人生规划了新起点。

父亲虽然离开我们23年了,但他的的音容笑貌常在脑海里浮现,他的谆谆教诲激励我在人生的大道上不畏艰险,排难争先,勇敢前行。父亲,我向您汇报,我在工作上曾荣获“三等功”一次;见义勇为,救出两名落水少女,被评为“十佳市民”。请您放心,您留下的好家风我们将一丝不苟地继承并发扬光大。


版权所有:中共漯河市纪委 漯河市监察委员会
地址:漯河市祁山路6号 邮编:462000
备案证号:豫ICP备05010841号
访问次数: 次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