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教会我的
莲花镇人民政府 郭晓东
家是每个人生活和学习的起点,而家人则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回望人生路,发现家人教会我许多许多。
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一生都贡献给了那片黄土地。平日里父亲言语不多,即便是我们兄妹几个在院子里打打闹闹,追逐嬉戏,他也是在一旁默默无言。但是一向老实不语的父亲,却也有让我们惊讶的一面。有一次,因为一些事情,隔壁邻居大吵大闹了一整天,最后殃及我家,家门外的简陋栅栏都被毁坏殆尽,但是父亲只是在屋里抽闷烟,全然无视屋外发生的事。当时哥哥年轻,血气方刚,根本坐不住,抄起铁锨就想冲出屋去。
父亲站起身来,说:“不准去。”简短的三个字,虽然低沉,但很坚决。哥哥不解,高声分辩了几句,父亲用从来未曾有过的严厉目光看着我们,起身去反锁了屋门。事情过去以后,父亲告诉我们,乡里乡亲的若为了一点事情就大打出手,破坏了几十年的感情,造成的损失就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该忍让的时候一定要忍让。公道自在人心,我们不是不争,而是不能在不恰当的时候做出让我们后悔的事。父亲教会我的便是“和”。
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但父母再苦再累都要供我们读书。轮到我上学的那年,当兵的伯伯送给我一个小军包,是部队里才有的那种绿色斜挎包,我欢喜地几天几夜都抱着它入睡,且一直都很爱惜。几年之后,小军包旧了,破了,母亲便找来一些小布条,在小军包上穿针引线。就这样缝缝补补一年又一年,这个小军包从小学一直陪伴我到高中。高中的时候,小军包的绿色早已褪去,还夹杂着各种各样的补丁,原来的模样早已无法分辨,但是我却一直舍不得扔掉。直到现在,想起它,我仍满怀感慨,它不仅是我学习生涯的伴侣,也是母亲勤俭持家的一个象征。
哥哥是家里学习成绩最好的,每次考试,成绩都在年级名列前茅。家里还有一个小妹妹,父亲母亲去地里干活时,都是哥哥负责带妹妹。学校是必然不准他带着小妹妹去上课的,所以哥哥经常旷课在家自学,之后再去找老师补课,学习从未落下过。有一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期末,在学校的散学典礼上,校长向全校师生宣读“三好学生”名单。
读名单时,我回头看到哥哥背着妹妹在校门口一侧站着,当读到他的名字时,哥哥满意地笑了笑,轻轻地掂了一下背上熟睡的妹妹,转身离开了。不知为何,我会对这一幕印象如此深刻。但正是因为有哥哥这样的榜样,才激励着我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都不曾停下学习的脚步。
父亲、母亲或是哥哥,从来不曾多说过什么,但是他们的一言一行却时刻影响着我。
以和为贵,勤俭持家,不放松学习,正是有了家人给予我的正能量,才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