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琴:时刻为病人着想
在市骨科医院(漯河医专二附院),有这样一位医生,她在平凡的医务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高尚的医德铸就了一位人民好医生的崇高灵魂,让身边的同事和亲人夸赞不已,她就是市骨科医院(漯河医专二附院)医务科主任李爱琴。10月22日,记者来到该医院,聆听这位医务科主任的故事。
为患者减负降低医疗费用
1983年,李爱琴参加工作。在工作中,李爱琴虚心好学、刻苦钻研。2004年,李爱琴从医生的岗位调整到了医务科,担任医务科主任,主要负责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的监督管理。2011年,为了更好地减少病人医院费,李爱琴带头开始临床路径工作。
“临床路径工作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规范诊疗行为,引导医师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的有力工具。”李爱琴告诉记者。
为了推进临床路径工作,李爱琴组织各科专家制订临床路径170余种,在主管院长的支持下,组织财务、审计、药品、设备、物价部门负责同志,会同临床专家对临床路径逐一审核,坚决剔除欠合理的检查项目及收费项目、停止使用昂贵药品,选择国家基药对患者进行治疗。
“为了堵塞诊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漏洞,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医疗安全,李主任每天加班到深夜,完善、制订了医疗管理制度和流程101条,用制度规范医疗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李爱琴同事齐彤说。
只要有需要随叫随到
“在推行临床路径工作的过程中,当时触碰到个别人的既得利益,也经常遇到不理解、不接受的情况,更有些人会找李主任‘兴师问罪’。但李主任不畏惧,每年查处违规人员数百人次,她也从不接受当事人请客吃饭或馈赠,为了维护医院利益和患者权益,她是个不怕得罪人的人。”齐彤说。
在同事的口中,李爱琴常年以单位为家,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患者身上。在医院,危重病人病情复杂,医疗处置难度大,治疗效果差,是引发医疗纠纷的重灾区,李爱琴在危重患者管理和会诊抢救方面,付出了不懈努力。
“她自从当上医务科主任之后,每一次都会坚持亲临一线为危重患者组织全院会诊讨论,多方协调人力、设备、药品以保证抢救之需,有时亲自参加医患沟通,化解医患矛盾。”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王鲜颖说,无论刮风下雨、深更半夜,还是节假日,只要危重病人病情需要,李爱琴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组织专家会诊讨论。
2014年春节期间,李爱琴因劳累导致眩晕发作,上下楼需人搀扶,不能自己开车上班,但重症监护有一患者,病情极其危重,需每天组织有关专家会诊。“为了病人安全,她放弃休假,连续数天让爱人陪她上班,带病坚持工作。那几天,她爱人天天在医院陪着她,我们当时也是非常感动。”同事们说,在李爱琴的带领下,医院的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95%以上,医疗纠纷逐年减少。
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
“要说俺爱人没有抱怨是不可能的,经常有怨言。说我咋不卖给医院,天天忙医院的事情。我也知道,他这种抱怨也是关心我,怕我累着了。”李爱琴说。
1990年,李爱琴和丈夫结婚,丈夫是一所高中的体育老师。“在没有当医务科主任时,我是那种贤妻良母型的,照顾孩子、老人和爱人。当医生没有那么多事,只要把手上的病人照顾好就可以了。可是当上医务科主任之后,天天忙得没有时间照顾家了。”提到这些,李爱琴两眼含泪。
在工作中,李爱琴严格执行医院各种规章制度,在安排医师进修、毕业生实习时,不利用手中的权利吃拿卡要,不违规出具各种医学证明,不因为个人私事给领导制造麻烦。李爱琴的侄子大专毕业,在医院实习期间表现非常优秀,带教的科主任迫切希望能让他留在影像科工作,她哥哥和嫂子也多次托李爱琴找医院领导通融一下。但因为医院人事招聘规定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才可以参加应聘的规定,李爱琴就拒绝了他们请求。
就是凭着这种认真严谨、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多年来,李爱琴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工作中锐意进取,以过硬的技术本领、高尚的医德医风赢得了患者的信和同事的敬佩和拥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