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疑释惑做农民的朋友
———记市农科院植保研究室研究员李世民
李世民(右二)深入田间地头,查看玉米长势
作为市农科院植保研究室的一名研究员,李世民对于农民和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在20多年的工作中,他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农民朋友和他深爱着的这片土地。
深入田间地头当“顾问”
近日,记者见到李世民时,他正在黄河路市农科院的办公室里工作。在他的办公桌上,摆着几本厚厚的《服务志愿者手册》。记者发现,《服务志愿者手册》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李世民各种助农事迹,不仅写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迹,还写有联系方式和回访情况。李世民告诉记者,这几本《服务志愿者手册》上的事情,都是他和同事近年所做的志愿服务。
“我们的工作就是为农民朋友服务,打交道最多的也是农民,这本子里的很多人,现在都和我们成了朋友。”李世民说。
李世民今年49岁,在市农科院已经工作了20多年。
据李世民介绍,小时候,他曾跟随父母下地干农活,目睹了农作物生病给父母带来的烦恼。
当时,年仅十几岁的他下定决心,长大后要学习农业科学,希望能为家里和更多的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经过多年努力,他的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虽然我在这个行业已经干了20多年,但我还是充满了热情,希望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能够为农民朋友解决更多的问题。”李世民说。
为农民朋友24小时开机
工作20多年,李世民在植保研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很多农民一旦遇到实际问题,都会与李世民联系,进行咨询。
李世民的手机号码、QQ号码、微信号码等都向农民公开,手机每天24小时不关机,随时等待接受农民朋友的来电和来访。
今年7月,一位老人带着一种玉米除草剂找到李世民。这位老人告诉李世民,他家的玉米用完这种除草剂后,叶子都变黄了,请李世民帮忙查看。
李世民在查阅资料后发现,玉米叶子在使用这种除草剂后发黄是正常现象,过一段时间就会恢复,对玉米的生长没有影响,如果想让玉米早点恢复绿色,可以多浇点水。
听了李世民的话后,这位老人回家等待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玉米叶子果然恢复了绿色。
脚踏实地做科研
农业科研周期长、见效慢,急功近利出不了成效,要心平气和地去做学问,在潜心研究的同时,更要关注当前农业生产现状,从生产实际中寻找灵感,拓宽知识领域。因此,李世民在日常的科研中,十分注重与实际相结合。
几年前的一个7月,李世民和同事做一项植物的人工授粉实验。这项实验对于时间的要求很严格,每天早上6点之前,他们就要赶到试验地做授粉准备。上午10点到12点半左右是花粉传授的时间,也是一天最热的时间,李世民和同事每次从试验地出来,衣服都湿透了,但大家没有一人抱怨,每个人脸上都是期待的神情。
为了更好地研究虫害、草害,李世民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到市场上查看农药的品种和功效。
“如果不能深入农田,到现实生活中体验、查看,我们的试验就会脱离生产,还怎么为农民朋友服务。”李世民说,农科人员要心系国家大农业,服务当地小农业,为农业增收贡献力量,是每一个农科人员的使命,也是从事农业科研的根本目的。
不仅他自己在科研中谨慎认真,联系实际,在工作中,李世民对于年轻的农科人员也十分关注,将自己的知识倾囊教授,从不藏私。“我希望我们农科院的每个农科人员都能成为全面型人才,为农民和农业带来更多的好处。”李世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