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花开成海。作为四月的压轴之花,雍容娇艳的牡丹花在阳光下尽情绽放,勾勒出春日别样的景致。古往今来,牡丹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众多诗人、画家、文人墨客赞美的对象。
不媚权贵挺傲骨,高风亮节冠群芳。关于牡丹,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说是有一年冬天,武则天下旨令百花齐放,唯独牡丹却迟迟不开。百花谄媚之姿令武则天极为欣喜,可牡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姿态却惹怒了武则天,遂被贬至洛阳,这才有了洛阳牡丹甲天下。虽说故事的真实性有待考究,但自此之后,牡丹便被冠上了不畏强权、英勇不屈的美誉。一代伟人毛泽东就曾跟身边工作人员讲起武则天与牡丹的故事,并意味深长地说:“年轻人要具有牡丹的品格,不畏强暴,才能担当起重任。”美艳却不媚俗,牡丹花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因外界的威逼利诱而改变自己的本性,这不正是纪检监察干部廉洁品质的真实写照吗?纪检监察干部身处反腐败斗争第一线,时刻面临各种恐吓威胁、诱惑压力,要时刻坚定理想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勇于担当,在利益诱惑面前保持清醒,不妥协、不退缩,真正做到心无杂念,行无所愧。
历尽贫寒艳无双,独立人间第一香。正如李白诗中所说:“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流光溢彩、华丽奢艳的唐代画卷中,总少不了牡丹的身影。但牡丹并非只有华贵多姿的一面,也有其坚强泼辣的一面。八十年代初,有一首流行歌曲《牡丹之歌》,歌词是这样写的:“有人说你娇媚,娇媚的生命哪有这样丰满,有人说你富贵,哪知道你曾历尽贫寒。”牡丹耐得住寒冷,零下三十度的低温也能忍得,黄土高原的干旱也耐得,即使是穷山沟的悬崖峭壁上,牡丹也能倔强地生长。执纪路上山水迢迢,纪检监察干部更要迎难而上,踏浪前行,把艰苦环境、困难工作作为磨炼才干的大熔炉,敢于亮剑执纪、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挺身而出,只有多经历几场“风吹浪打”、多捧几次“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才能在实践磨砺中苦出才学,结出硕果。
倾其所有香吐尽,循环往复花如约。光照八方、繁华如梦的唐代,是牡丹最受推崇的时代,唐人对于牡丹显露的澎湃激情和热情,也彰显了他们蓬勃向上、奔放进取的奋斗精神。牡丹也没有辜负这份情有独衷与偏袒厚爱,年年的竭尽全力次次的如约而至,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城,国色天香。它见过武则天的绝代风华,杨玉环的盛世美颜,它看过唐朝的辉煌灿烂,目睹过沦亡的国破山河,如今它扎根在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怀抱里,开得从容不迫,绽得光彩照人。盛开时的灿烂辉煌,预示着生命的巅峰状态,凋谢后又孕育新的生机,体现了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暗含着人生哲理——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勇往直前。生逢其时,担当重任的纪检监察干部应该是什么样子?不伤春悲秋、不蹉跎岁月、不碌碌无为,我们要以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耐力和韧劲,为做永不褪色的忠诚卫士尽心竭力、不遗余力。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在牡丹花开的季节,让我们以花为镜,以花明志,以花寄语,用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为推动纪检监察事业高质量发展汇聚磅礴力量!(临颍县纪委监委 潘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