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员:陈晓(兰考县纪委监委)
《中州评论》播撒革命火种
1925年8月至10月,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理论战士萧楚女,受共青团中央的委派,从上海到达河南,在开封、洛阳等地从事革命活动。他创办《中州评论》,领导青年运动,对发动中原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入党领导下的反帝反封建军阀斗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根据党的指示和形势发展的需要,萧楚女到达开封后,便立即着手筹办党的理论刊物。他和彭泽湘,刘天章等,以毛泽东在湖南创办的《湘江评论》为榜样,积极筹备,克服纸张缺乏和印刷的困难,使一个崭新的刊物——《中州评论》迅速于1925年9月1日在开封诞生,公开在南书店街23号河南书店发行,并在上海北京、广州、成都等17个城市设有分销处。萧楚女是《中州评论》的主要编辑者和撰稿人。
萧楚女积极撰写文章,用“初遇”“楚女”“野马”等署名和不署名在《中州评论》上发表。《因“严格教育”及“补考”》《再说“补考”和“严格教育”》等文章,对开封学生反补考运动的胜利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萧楚女工作异常繁忙,白天经常深入到学校和群众团体交流,晚上则伏案写文章,编辑《中州评论》。他每天博览多种报刊杂志,就其中有关文章顺手用铅笔勾画记号,交给助手朱尚忠剪裁。往往是头天送去大堆杂乱无章的锁碎材料,第二天清早萧楚女就把完整的文章拿了出来。他的文章笔锋犀利,论述透彻,结构严谨,成文迅速,在开封青年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文章机器”便是大家对他的誉称。
1925年秋,开封各校国家主义派分子,为了打击因参加五卅爱国运动而耽误学习的广大进步学生,利用新学期开学之际,策划了一场补考风潮。萧楚女看穿了这种旨在对付学生运动的“补考”案的反动实质。是要将学生变成奴才,为帝国主义灭亡中国效劳。萧楚女以“野马”署名在《中州评论》上发表文章,针锋相对的予以揭露。他还亲自到各校进行讲演。9月间,他在省立开封二中向全市大、中学生公开发表演说,对河南教育当局大加讽刺,号召青年学生起来参加革命斗争,博得全场热烈欢迎。在萧楚女的热情鼓舞与支持下,学生联合会发出了反对补考的宣言,组织了开封各校反对补考的行动委员会。在斗争中他们注重策略、有理有据。最终这场反对补考的斗争便以学生的胜利而告终。
萧楚女非常注意深入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为了及时掌握情况,指导工作,他在旗蠹街国民党河南省党部经常接待来访青年,召集进步学生座谈,宣传党的政策,研究斗争方法。9月6日,开封举行“辛丑国耻纪念及少年国际纪念 ”示威游行,萧楚女于7日即在提前出版的《中州评论》第三期上进行了小结,对不足之处提出了中肯的批评。
《中州评论》还及时刊载中共豫陕区委和共青团豫陕区委的重要文件和领导人的文章,代表广大人民的心声,影响日益扩大,这也引起了反动当局的惊恐和不安。胡景翼死后继掌河南军政大权的岳维峻,与国家主义派勾结,把矛头指向《中州评论》。各校国家主义派不甘心在“补考”风潮中的失败,向岳维峻控告《中州评论》鼓动学潮。岳维峻饬令开封警备司令李纪才办理。李纪才封禁了《中州评论》,并把办《中州评论》的人驱出开封境地。《中州评论》被迫将通讯处改为“北京大学第一院收发课转许元真君”,继续出版,直至1926年1月24日出版至第12期停刊。就目前所知,《中州评论》共出版12期。《中州评论》是中国共产党在河南创办的第一个理论刊物,它在萧楚女等人的经营下,迅速成为党在中原地区发动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军阀斗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成为中共豫陕区委的机关刊物。
萧楚女在河南工作期间所撰《国民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是为批判1925年7月国民党右派分子戴季陶旨在攻击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攻击共产党,反对国共合作而抛出的《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一书而撰写的。内容包括《国民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和《戴季陶拥护掠夺弱小民族的国际资本主义》两篇文章,署名“抽玉”,1925年10月20日由开封印刷厂出版,在河南书店公开发行。这是我党批判戴季陶主义最早的理论文章。同时,为了对国家主义派反革命谬论进行系统清算,萧楚女在开封工作期间写成了《显微镜下之醒狮派》一书,1925年10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萧楚女积极揭露、猛烈抨击国家主义派的丑恶嘴脸,使一些迷途青年从他们的欺骗蒙蔽中解脱出来,走上革命的道路。
在萧楚女的组织和推动下,各校进步青年团体迅速发展壮大。先后建立的“青年学社”“青年社”“青年干社”“青年救国团”都受到萧楚女的热情关怀与帮助,为日后各团体联合成立“青年协社”奠定了基础。萧楚女为开封青年运动的发展,作了不懈的努力。他不愧为青年的良师益友,学生运动的出色领导者。(供稿:中共开封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