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许县:运用大数据“大开刀” 切除微腐败“隐形灶”
2018-05-23 11:12 来源:

“原来查询违纪干部的个人信息,需要好多部门配合,工作效率低不说,有时候还查不全。现在有了大数据系统,把需要查询的信息输入系统,所有当事人情况全部统计分析出来,就像给病人开刀做手术一样,一眼就能看到病灶,太方便了!”通许县纪委监察委第二执纪监督室主任张亮在使用通许县党风政风大数据信息监督系统查询过所需信息后感慨道。

据悉,该县纪委监察委一期已建成基础数据平台和民生资金平台,共纳入18类数据120多万条数据信息,可实现26种不同情形的应用,只需登录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输入相关信息,便可以全面呈现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状况,成为体现领导干部廉洁指数的“身份证”。

同时,该系统包含基础信息、民生资金信息、“两个责任”规范化建设监督和“小微权力”监督等四个不同领域的信息库,各信息库间信息互联互通,可实现数据统计、分析、查询、比对、预警等功能作用。通过外网方式将群众关注的热点事项在互联网及时公开,扩大社会监督的覆盖面;通过专网(内网)运用于监督执纪问责,全面提升执纪审查效率和数据反腐能力。对作风纪律、公车使用、办公用房、“三公”经费等日常监督明察秋毫、使“四风”问题无处遁形。对大额资金使用、五保低保、惠农补贴、涉农资金等动态监管主动精准,使问题线索得以靠前处置。

“通过发挥大数据信息监督系统‘火眼金睛’的作用,对微腐败问题实时动态式监控和预警,让违规违纪行为无处遁形,对干部档案信息中涉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预警,实现早发现、早提醒,早预防、早纠正,使其成为干部自律的‘风纪扣’、廉情研判的‘晴雨表’和政治生态的‘防护堤’,目前运用效果很明显。”该县纪委监察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   开封廉政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