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示范区纪工委监工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疫情防控部署安排,迅速成立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领导组,及时制定《关于严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纪律的紧急通知》等制度规范,创造性采取“三个三”工作法,有效提高监督执纪效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过硬监督保障。
把好“三道关口”,规范线索流程
“喂,是纪委吗,我要举报小区有武汉返汴人员,社区工作人员排查不力……”
疫情开始以来,该区纪工委监工委及时发布《关于设立疫情情防控中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举报电话的公告》,采取“群众举报+互联网+暗访”的方式,畅通问题线索多渠道敞开“进口”。同时,根据问题线索来源,细化台账分类“出口”,分门别类建立7个要素齐全的问题台账,明确责任人、路线图、时间表,专人管理,动态掌握,及时交办。截至目前,共交办涉及防控措施不到位等11个方面253个问题,其中上级交办73个,本级信访受理3个,督导中发现177个,均按期处置到位。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不断深入,示范区纪工委监工委接到的举报电话数量日益减少。
“我们还建立了疫情防控问题线索归口受理机制,无论是本机关受理,还是市纪委等上级部门和领导交办的问题线索,一律由综合协调组下设的专项问题台账小组统一归口受理,确保‘一个池子蓄水’。”该区纪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做实“三个动作”,强化督导检查
专项督查“挖”问题。整合全区监督力量,由区纪工委监工委联合区督查局成立4个专项督查组,每天下发督导重点,坚持“一天两督导、一天一总结、一天一研判、一日一通报”。针对发现的问题,当场提出整改意见建议;对于整改不到位、工作落实不力的提出通报批评,不断强化防控意识、提高防控成效。截至目前,共开展督导检查122次,下发督导通报21期,发现立行立改问题177个,均已及时整改到位。
随机抽查“找”问题。督查组通过实地走访,对10个交通卡点、385个乡村卡点进行抽查,及时发现不足、总结经验。针对商超人员密集、交叉感染隐患多的情况,督查组及时向区指挥部建议,一方面推出“商超进社区”便民活动,辖区内16家大型商超和农贸市场全部参加,保障市民的“菜篮子”;另一方面出台《关于对商超等生活必需品销售场所加强管控的紧急通知》,对商超延长营业时间、控制客流量等进行严格规范。
全员下沉“督”问题。区纪工委监工委和巡察机构共计32人全部下沉到南正门社区,责任到人、任务到组、工作到岗。既参与联防联控,对辖区内9个卡点、1633户住户、3293名居民开展拉网式排查,又发挥职能作用,全时段开展联防联控措施、社会防控全覆盖等情况的监督。截至目前,共发现外地返汴8人(含武汉返汴5人,其中1人出现发热症状),均已及时上报处置。
区别“三种情况”,审慎执纪问责
“在疫情防控督导检查中发现,城西办事处汉兴路社区、梁苑办事处阳光社区,存在接受捐赠物资未及时进行公示的问题。请引起高度重视,进一步对社会捐赠防疫物资规范管理,建立专门台账……”这是区监工委对疫情防控指挥部物资保障和社会捐赠组下发的监察建议书。
苗头问题“及时建议”。对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因考虑不周、措施不全,可能造成防控工作隐患的,及时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要求迅速完成整改。截至目前,已下发纪检监察建议2份,涉及完善整改事项2个。
轻微问题“预警提示”。对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出现疏漏、失误,造成后果轻微,下发问责预警通知书,要求限时整改,整改到位的免于问责,如整改不力的再次启动问责。截至目前,已下发问责预警通知24份,涉及整改问题30个。
严重问题“快查快办”。对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严重失职失责、违纪违法,且造成严重后果的,果断启动问责程序,快查快结,通报曝光。同时,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以案促改,起到查处一起、警示一片、整改一批的效果。目前,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共对责任落实不力、作风不实等的5名党员干部实施责任追究,其中3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人进行组织处理,并在全区开展以案促改。
责任编辑 葛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