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县:靶向施策 优化营商环境
2021-04-19 09:33 来源: 开封廉政网

“您好,我们正在开展一项有关营商环境的调研,主要想了解您对我县营商环境的评价,为县委县政府改善营商环境提供意见和建议。”4月13日,杞县纪委监委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工作组来到杞县宗店乡,深入辖区内重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调研,详细了解企业经营发展情况,征集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

2021年以来,杞县纪委监委先后组织企业专项座谈会议3次,开展行风评议2次,印发杞县营商环境调查问卷1500余份,下发问题整改建议书33份、整改问题126个。这是开封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精准监督,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据悉,开封市纪委监委聚焦“五大环境”,以项目建设年、环境建设年、作风建设年为抓手,精准发力、靶向施策,着力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打通企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痛点”,确保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落细落实。

干部作风是营商环境的“风向标”。开封市纪委监委坚持以作风建设促项目建设,在代市委起草的《关于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意见》中明确开展项目建设不担当不作为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紧盯谋划储备、招商引资、投资管理、联审联批、要素支撑等关键环节,建立健全督查问责机制,强力推进项目落地见效。

优化营商环境要精准发力,更要常态化制度化。今年3月,开封市示范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市委市政府“三个建设年”工作要求,出台《示范区纪工委监工委保障营商环境四项工作制度》,实施涉企问题移交办理制度、会商研判制度、督导问责制度、落实反馈制度,努力营造“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的干事创业氛围,推动政商交往亲而有度、清而有为,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生态环境。截至目前,该区共开展日常督查20余次,反馈办理事项61条,查办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2件。

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痛点就是纪检监察机关关注的焦点。“我们‘环评’达标,群众一投诉,县环保局就让我们停产,这让我们很头疼。”4月1日,尉氏县纪委监委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邀请50家大中型企业家代表就企业生产运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建言献策,并从投资环境、行政审批、服务效能、政商关系、公平竞争等方面,分门别类建立台账,逐项逐条跟踪问效。

强监督,严问责。开封市祥符区纪委监委在到企业开展营商环境问题调研时,了解到辖区内众慈康复中心在向该区卫健委申请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时,竟存在久拖2年仍未解决的问题,立即就此事向区卫健委下了监察建议书,迅速约谈负责办理此事的具体负责人王某,要求其限期办理,并对办理进度进行全程跟踪问效。同时,针对王某在为群众服务时出现推诿扯皮、不作为、慢作为等情况,建议区卫健委调整行政审批股负责人王某的工作岗位。

“涉企服务部门要弘扬‘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落实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纪检监察机关要提升政治站位,扎实开展‘访万企、解难题’活动,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执纪执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发展环境。”开封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卢志军说。(杞县纪委监委 孙利娟)

责任编辑:   开封廉政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