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区:突出“四个坚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2017-05-04 00:00 来源: 鼓楼区纪委

(通讯员张晨光)2016年以来,鼓楼区纪委聚焦主业主责,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通过立足“四个坚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政治保障。

一、坚持教育为先、筑牢思想防线

一是拓宽廉政教育渠道。充分发挥区纪委微信、廉政短信、网站廉政教育作用,每天为全区机关单位及社区党员干部“传送”党纪知识,通报典型案例,潜移默化中提高党员干部遵规守矩意识。加强廉政文化“阵地”建设,结合实际,在全区各街道推动建立廉政文化示范点,在区直各单位推动建立廉政文化“宣传角”,力争实现廉政文化建设“全覆盖”。二是打造包公廉政文化品牌。创新“文化+廉政”方式方法,开辟了包公廉政文化长廊,制作了大宋廉吏包青天宣传片、包公断案故事折页等廉政文化产品,启动包公廉政故事动漫项目。三是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在全区党员干部中开展了“模拟法庭”、“省一监警示教育”、“廉洁从政承诺宣誓”、“鼓楼勤政廉政好干部”评选、“廉政文化进万家”系列教育活动,组织全区1000余名党员干部观看廉政戏剧电影“全家福”;组织全区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开展“一准则一条例一规则”集中学习教育和“讲忠诚、守纪律、做标杆”活动,在全区营造了崇廉拒腐的浓厚氛围。

二、坚持全面从严、夯实责任担当

一是签订责任书“明责”。每年年初,组织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层级党员干部,突出“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的个性化、实效化,明确任务、厘清职责,把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到全区每一个党组织。二是突出压力传导“督责”。开展述责述廉活动,2016年以来,10名基层党(工)委书记和23名基层纪(工)委书记分别向区委、区纪委述责述廉,接受质询和评议;在全区实施纪检监察工作“六大工程”,建立任务台账,出台督查方案、考核办法,推动纪检监察各项工作有效落实。三是强化责任追究“严肃追责”。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用好问责利器,倒逼责任落实。2016年以来,共对37名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不力的党员干部进行问责。

三、坚持纪挺法前、突出严教严管

一是拓宽信访渠道。制定《鼓楼区纪委信访举报工作规范》、《署实名举报回访制度》等制度,在全区各单位设置信访举报宣传栏15块,信访举报箱21个,由区纪委统一管理;在微信、网站开通举报窗口,推动监督“关口”前移。2016年以来,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网络举报共58件(次)。二是强化正风肃纪。建立党风政风监督、巡察、执纪审查联动机制。2016年以来,开展了“八项规定”精神执行不到位问题、懒政怠政为官不为问题、违反财经纪律问题等9个专项治理,督促整改问题80余个;运用“4+3+2”模式,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监督检查46次,处理违规人员22人,党政纪处分5人。三是注重抓早抓小。制作鼓楼区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流程图,制定下发《鼓楼区落实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实施细则》、《关于严格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的通知》,建立专门廉洁谈话室,积极运用“四种形态”开展监督执纪。2016年以来,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党员干部40人,第二种形态处理党员干部32人,第三种形态处理党员干部1人。

四、坚持标本兼治、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党风政风监督制度。出台了《鼓楼区领导干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报备制度》、《鼓楼区党员干部廉政事项报告制度》、《“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一把手”五不直接分管和末位表态制度》等系列制度,扎紧制度笼子,规范权力运行。二是完善廉政档案制度。制定下发《关于建立鼓楼区党员干部廉政档案的实施意见》、《鼓楼区廉政档案管理办法》,为全区科级400余名科级以上干部及后备干部建立廉政档案,并在全区各街道推广廉政档案制度,全方位记录党员干部勤政廉政“痕迹”,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三是完善内部监督制度。修订完善了《区纪委常委会议事规则》、《纪检监察干部管理办法》、《借调人员考核管理办法》、《机关财务管理制度》、《公章管理办法》、《机关请销假制度》、《机关学习制度》等10余项制度;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力,严防“灯下黑”,2016年以来,对22名纪检监察干部给予通报批评,党政纪处分2人,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的良好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