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许县: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确保“两委”换届风清气正
2020-11-16 17:13 来源:

为保证全县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顺利进行,近日,通许县纪委监委印发《关于强化监督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纪律的通知》,对村(社区)“两委”换届纪律提出要求,多措并举抓监督,强执纪严问责,确保“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风清气正。

强化组织领导,确保换届工作扎实推进。该县纪委监委成立由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田晓旻任组长的村(社区)“两委”换届监督执纪问责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挥、组织协调和督查指导工作。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组织部、宣传部、信访室、案件监督管理室、第一至四监督检查室,按照工作职责,具体负责换届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换届选举工作中工作不力的部门和党政干部追责问责、加强宣传及违纪违法案例通报等工作,形成工作合力,保障换届工作平稳顺利进行。

强化宣传教育,营造风清气正换届氛围。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把依规依纪依法办事作为一项政治纪律、一项刚性要求,对近年来查处的5起违反换届纪律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通报曝光,强化以案明纪、以案示警的震慑作用,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密切关注舆情,积极做好舆情应对工作,树立正确导向,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候选人自觉执行“六做到、六严禁”的纪律要求,切实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严格执纪监督,切实把好换届“门槛关”。根据换届工作重要节点、时间进度等情况,该县纪委监委加强与组织、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强化关键环节监督,把严格监督贯穿民主推荐、考察、公示和换届选举等各个环节,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有效监督,实现换届监督无禁区、无盲区、无特区,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反馈,并督促做好整改;严把资格审查关,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格审查“两委”候选人的廉政资格,与组织、公安、民政等部门联合建立严格的联审制度,切实把好“门槛关”,防止“带病”参选,严防“村霸”、涉黑涉恶等人员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防止劣迹分子和黑恶势力把持基层政权;协助做好村(社区)务监督委员会换届选举的指导工作,推进村务公开、实施“大数据”监督,健全完善县、乡、村监督体系。截至目前,该县共联审候选人4批次317人。

加大督导检查力度,严查违反换届工作纪律行为。该县纪委监委成立2个专项督查组,围绕拉票贿选、说情打招呼、跑风漏气、干扰换届,以及乡镇党委换届过程履行主体责任不力等重点问题,以明查暗访、现场督查、走访群众等方式,开展对各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纪律执行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将监督检查贯穿“两委”换届选举每个环节,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以“零容忍”的态度确保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依规依纪依法进行;加强与公安、民政、司法等部门的配合,对形成违纪违法事实的予以坚决查处、严厉打击,全力维护换届选举正常秩序;对换届信访举报实行台账化管理,同时严查诬告陷害行为,对受理的违反换届工作纪律问题线索,组织专门力量,快速启动调查核实工作,作出责任认定并进行严肃处理。自全县启动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以来,县纪委监委督查组共开展专项检查68次,发现问题24件,提出整改建议30条。

持续传导压力,从严执纪问责。该县纪委监委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切实强化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以监督执纪问责的实际成效回应群众关切。督促乡镇纪委(纪工委)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对换届选举中贿选等违纪违法行为查处不力的,严格追究乡镇纪委的监督责任;督促乡镇党委和相关部门党组织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管职责,凡是对换届选举工作重视不够、组织不力、处理问题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乡镇党委、政府负责人领导责任和包村领导、包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的相关责任;凡是弄虚作假、信访举报多、拉票贿选严重、换届风气不正、发生群体性事件,并造成恶劣影响的,严肃追究乡镇党委和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干部责任。(通许县纪委监委 于睿)

责任编辑 葛颂

责任编辑:   开封廉政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