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县坚持“抓早抓小抓预防”的工作理念,以规范权力运行为主线,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把预防摆在突出位置,创新体制机制,扎紧“笼子”打牢“桩”,“三级联动”抓预防,整体构建起了具有杞县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
层级构建抓规范。杞县县委、县纪委做到集体领导不松手,“一把手”尽责不甩手、班子成员履责齐上手,确保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不虚化、不转嫁、不落空。通过采取定期约谈、述责述廉、重点考核、责任追究、典型曝光等措施,让“两个责任”层层分解,落地生根,形成实实在在的工作支撑。
县本级惩防体系建设由县委惩防体系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实施,责任到人,并按照“条块结合、分级负责”的原则,层层签订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制网络体系。为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计划、方案、工作“三落实”,人员、经费、措施“三到位”,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惩防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合理分解工作责任,量化评价指标,解决好工作谁来抓、抓什么、抓不好怎么办的问题,充分发挥各职能单位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创造性,增强了落实责任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还不断加强农村基层防治腐败体系建设,重点对乡镇站所负责人开展党规党纪教育,盯紧重点环节、关键部位,排查廉政风险点,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廉政风险防控。
类别构建抓特色。杞县根据机关、事业、企业不同性质和职能,把惩防体系建设渗透到各项具体业务工作之中,提高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针对性。一方面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述责述廉和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全县800多名领导干部进行了述责述廉,选取城关镇、于镇镇、人社局等单位“一把手”向县委全会述责述廉,通过现场质询、评议,压实主体责任,达到红脸出汗的目的。另一方面稳步开展“三公经费”公开和“公务灶”建设,全面推行“公务卡”制度,节约财政资金4704万元,节约率达12%,全县公务接待费用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下降。
全域覆盖抓模式。在实行“分级负责制”的同时,还逐步形成了“办抓区,区牵线,线带点”的工作格局。“办抓区”,就是县惩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协调督导,全县29个牵头单位划分为党群、政府、宣教、政法、财税、商贸、农业等7个工作区,由主牵头单位负责;“区牵线”,就是主牵头单位在自己的工作区内,进行工作再部署,分线落实、分线督导、责任到人,并制定工作运行机制,确保惩防体系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线带点”,则是各职能部门抓线带点,树立一至两个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总结经验,巩固提高,将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人。各乡镇(街道)、县直部门、村和社区,在统一基本框架模式下,结合单位实际,细化成各具特色、管用有效的惩防体系全域覆盖基本框架。
在实施“三级联动”过程中,县委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该提醒提醒、该约谈约谈、该纠正纠正。县纪委注重践行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约谈函询的实施意见》的出台,从审批程序、适用范围、实施主体、纪律要求、整改督促等8个方面细化约谈的全部流程,为广大党员干部增加了一套防止违纪的“防护服”。2016年5月,有群众反映杞县教体局某领导开会讲话不够文明,县纪委书记对该同志进行了约谈。该同志及时认识到自己工作作风未完全改进,表示要更加注意自己言行。之后,县纪委通过民主评议了解,该同志再无类似问题发生。2016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谈话函询56人次。
具体有效的惩防体系建设制度,加固了党员干部思想防线,也使大家认识到了县委预防干部违纪、保护干部的良苦用心,一大批履职尽责、敢于担当、勤政务实、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正逐步找准人生舞台,为建设“六个”杞县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