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拓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兼杂文家、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他所著的《燕山夜话》,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古今中外,旁征博引,语言亲切,极富文采,这些都得益于他的读书“积累法”。
邓拓一生酷爱读书,平时读书看报时,总是准备一个小本本,发现自己感兴趣或有用的东西,就会随手抄下来,半月读一本天文学,积累一定的资料,半月读一本地质学,再积累一定的资料……资料积累多了,就把本子拆开,一张活页纸就成了一张卡片,然后将它们分门别类归档保存,需要的时候,随时按“门牌号码”一查就出来了。邓拓的这种读书方法称为“积累法”,也有人称为“半月读书法”。
读书要重视积累,邓拓的做法就是一个从随意性积累到系统性积累的知识储备过程。在谈到读书积累时,邓拓曾用“背筐拣粪”来作比喻:农民出门总是随手带个粪筐,见粪就拾,成为习惯,读书也要有这个劲头,别管它牛粪、羊粪、人粪,只要有用一概都拾回来,统统成为有用的肥料,滋养作物的生长。这番妙喻,对如何读书治学有很好的启发作用,他本人也是经常用这种精神和方法来治学求知的。
邓拓“半月读一本书”,体现出的是一种专注。在一定的时间内精读一本书,掌握书中精髓,把握书里要义,做好读书笔记,彻底看懂吃透,没有一定的专注精神根本做不到。如此定时定量,专注地读一本书,避免了浅尝辄止、浮光掠影。
读万卷书,始于一本,邓拓半月吃透一本书,说明了日积月累的重要性,背后突出的是坚持。最好的读书态度,是把读书看做生活的一部分,犹如人的一日三餐。世上最难做到的是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找准一本,吃透一本;吃透一本,再换一本,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看似是读书方法问题,实则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毅力和韧性。
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每个人一时一刻都不应该放松,只有学习得更好,才能无愧于古人亦无愧于后人。邓拓的读书方法,值得每个人去借鉴。(尉氏县纪委监委 石顺江)
责任编辑 葛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