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宴
2020-05-18 09:48 来源:

苍茫暮色中,县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郑重,驻村工作队员李成,站在柳村蜜瓜大棚区,望着三十几辆满载蜜瓜的卡车驶上桐林大道,呼啸远去。郑重有些兴奋地说:“这一批蜜瓜明天一早都能运到北京大市场了,蜜瓜变金瓜,村民腰包又鼓了。”

李成擦一把脸上的汗水说:“是啊,又帮村民联系到了一个销售的好渠道。这会儿还真是有点饿了。”

郑重一拍额头,突然叫道:“差点忘了,柳三春大伯叫咱俩去他家吃饭,去不去?”

“咋不去?”李成不以为然地说:“不就是一顿饭嘛。咱驻村扶贫三年,柳村脱贫了,群众也富了,吃顿饭能咋着?”

郑重本来有些犹豫,听李成说得理直气壮,也就不再吭声。近期,个别群众卖瓜、卖羊、卖牛后,数完钞票,就硬拽着他俩喝一顿酒,俩人每次都喝得晕晕乎乎的。刚开始俩人还不适应,后来就习以为常了。

两人走进老党员柳三春家的院子,柳三春忙起身相迎。郑重疑惑地问:“大伯,您这是?”

柳三春嘿嘿一笑,说:“你们来俺村扶贫三年了,没日没夜的干,泥里水里䠀,俺也想表表心意。”

郑书记满脸诚色:“柳伯言重了,俺们来驻村帮扶,给乡亲们办事是应该的。”

柳三春摆上桌八个菜,分别是四盘凉拌:蒜汁柳絮、蒜汁猪毛菜、蒜汁乞乞芽、蒜汁狗儿秧;四盘蒸菜:蒸水萝卜棵、蒸面条棵、蒸槐花、蒸甜叶儿菜。灯光下,八盘野菜晶莹碧绿,望一眼令人口舌生津。

“野菜宴!”两个年轻人失声叫道,越看越稀罕:野菜嫩绿诱人,一股清香气和着蒜味、醋味、香油味直钻鼻孔,令人心醉。

柳三春相劝:“来,野菜薄酒尽情尽兴。”

“大伯,也喝酒?”李成疑惑地问道。

柳三春故作轻松一笑:“几盘野菜,又没有鸡鸭鱼肉,在自己家里,咋也不能算酒宴。”

郑重看出了端倪,惴惴不安地看着柳三春,吞吞吐吐地说:“大伯,俺们有啥不好的地方,您多批评……”

柳三春沉思片刻,神情严肃起来,直言不讳地说:“你们年轻,是县委派来的驻村干部。俺掏心窝子说,你们黑汁白汗为群众操心跑腿,村路修好了,学校翻新了,大棚里有蜜瓜、有草莓,养殖园区有有鸡鸭、有猪羊,群众富了,请你们喝顿酒也是人之常情,天天鸡鸭鱼肉也请得起。可是,咱们是党员、是干部……”

郑重马上明白过来,“呼”地站起来,一把抓住柳三春的手,激动地说:“大伯,您批评的对呀!”

李成的脸涨得通红,羞愧地低下头:“说心里话,我还真有这糊涂想法,险些铸成大错。”

柳三春点醒两个年轻人,意味深长地笑了:“那咱以茶代酒,尝尝野菜的味道。”

“中、中。”两个年轻人欣喜地点点头,把八个野菜尝一遍,咀嚼着、品味着,兴奋地说:“真爽口,酸的够味,辣的淋漓,这野菜真是新鲜呀!”

“新鲜吗?俗话说咬得菜根,百事可做,野菜咱吃新鲜的,但干工作可不能图一时新鲜啊。”柳三春燃起一支烟,慢慢吞吐着,袅袅的烟雾在三人面前绕来绕去。

郑重和李成一下子又愣住了,回想起他们刚入村时,图新鲜,干事蜻蜓点水,群众眼里满是冷漠、隔阂和不信任的目光,直至有一次,他们听到群众议论新来的驻村队员,才知道在群众眼中,他们都是城里来的“不办事衙役”。

为改变群众印象,两人决定脚踏实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跑贷款,购种苗,请专家,搞培训……整日风里来雨里去,累瘦了,也晒黑了,最终赢得了全村群众的信任。

“三年辛苦,你们终于得到群众认可,不容易呀。不能因为喝几顿酒,让群众看低了你们。小节不小,针尖大的洞能进斗大的风。”柳三春顿了一下,接着说,“这是我第二次摆野菜宴了。”

“柳伯,您这是?”两人的眼里闪着探询的光。

“二十年前,我是柳村的党支部书记。县里派来三位驻队干部,刚到乡下,干劲蛮高,可新鲜劲一过,情绪低了,干劲也没了。我比他们大十几岁,就和他们谈心。后来,三人幡然醒悟,扑下身子为俺村办了很多好事。他们回城前,我特意摆了一桌野菜宴,三人都品出了滋味。”

郑重和李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柳三春一脸真诚地说:“我是个直性子,说话喜欢直来直去,今天的野菜宴,和二十年前的野菜宴一样。从你们身上,乡亲们看到了希望,也明白一个道理,跟着党就有好日子过。”

两人的眼里闪着光亮,激动地说:“大伯,俺们懂了,党员干部啥时候都不能忘记初心。群众的眼睛是秤,是尺,心里有一块碑啊!”

柳三春欣慰地点点头。

“干!”随着一声碰杯脆响,三人将清茶一饮而尽。(王雨锋)

责任编辑:   开封廉政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