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下一个“努尔•白克力”
2018-10-18 10:02 来源:

9月2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努尔•白克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接受审查调查。努尔•白克力的落马没有征兆,就在3天前,他还在莫斯科参加会议,这让很多人觉得有些意想不到。

其实,贪官落马没有规律就是真正的反腐规律,无论是在任还是退休,无论是“老虎”还是“苍蝇”,无论是节点还是平时,更无论是“周一见”还是“周五见”。如果硬要寻找什么规律的话,那就是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就是十九大提出的“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的十八字方针。谁违反了党纪国法,总有东窗事发的那一天,区别只是在于那一天到来的早或迟而已。

所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领导一再强调,监督是纪委监委的首要职责、第一职责,这是党章和宪法赋予的,为的就是早一点发现问题,甚至防范出现问题,这是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必然要求,就像在悬崖前层层设卡,其最终目的是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毕竟,干部犯错误,组织有责任,党员被腐化,组织更痛心。

说到努尔•白克力,这种体会更加深刻。从他的履历可以得知,努尔•白克力是在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二年,1978年考上了新疆大学政治系,成为了天之骄子。毕业后,努尔•白克力得到组织培养,在新疆大学整整十年,从一名学生辅导员成为学校的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努尔•白克力转入地方任职后,一路走来也很顺畅,并在多个重要岗位上历练过,从乌鲁木齐市长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主席,再到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其政治生命直至2018年中秋前戛然而止,不由得让人对其此愤恨,又惋惜。

其实,努尔•白克力也成为了国家能源局“塌方式腐败”的一部分。在努尔•白克力落马之前一天,9月20日,努尔•白克力的副手,国家能源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晓林涉嫌受贿罪一案被提起公诉。努尔•白克力与王晓林共事两年多,王晓林长期违规打高尔夫球,违规接受宴请,甘于被“围猎”等问题,努尔•白克力作为一把手,是否存在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不力情况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而且,努尔•白克力是在2014年12月以“救火队长”的身份来到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的,没想到,自己却成了哀之而不鉴之的“后人”。2013年5月,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落马。2014年5月、6月,先后有时任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司长郝卫平、时任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时任国家能源局副局长许永盛、时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王骏、时任电力司副司长梁波等被查。其中最有名的是家中藏两亿现金的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面对触目惊心的“窝案”,面对污染严重的政治生态,努尔•白克力显然没有整饬到位,反而身陷其中,最终坠入了腐败的深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一条铁律。”强化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纪委持续深化“三转”,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主要都是奔着这个方向。而在党内监督中,摆在第一位的是党委监督,党委是全面监督,纪检监察机关是专责监督。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将“两个责任”抓在手里,扛在肩上,放在心中,要着力从规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做起,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这才是治本之策,也是海晏河清、朗朗乾坤实现的必由之路。(蔡相龙)

责任编辑:   开封廉政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