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同志一生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严格要求自己,从不用权力谋取任何私利,也没有要求组织对其亲属加以照顾。从其对亲属的“约法三章”中,可以看出他坚持原则、严于律己的高尚品质。
1962年,焦裕禄从洛阳矿山机械厂回到尉氏县担任县委副书记后的第三天,他就来到爱人的哥嫂家,对他们说:“哥、嫂子,我有句话想给你俩说说。先问你俩,现在是啥社会?”哥嫂说:“这还用问呀,是毛主席领导的新社会呀!”他接着说:“知道是毛主席领导的新社会就好!我已来咱县工作。可有一点要注意,咱的亲戚近,你们可不要仗着说俺妹夫是县委书记,要‘铁’,那可千万使不得!一来影响不好,二来今天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你们要是不听,要做出违犯政策的事来,大事,你们自己负责,小事,你们可要受批评。”
1963年4月上旬的一天,焦裕禄的哥嫂来到兰考想为儿子谋取一份县委通讯员的差事,焦裕禄知道后严肃地说:“不中,我虽然是县委书记,但也不能违反国家政策,随便用人。”接着,他又耐心地解释说:“现在国家安排人员是有计划的,把自己的孩子安置上,把人家的孩子踢掉,我是县委书记,我不能带头违犯政策。你们不通,我可以说服你们,孩子不通,我可以说服孩子。”后来,焦裕禄做通了内侄儿的思想工作,小伙子决心扎根农村干一辈子。
焦裕禄不但严格要求自己的亲属,甚至临终前,他还不忘嘱咐身边的妻子:“俊雅,我不行了。这么多孩子,还有两个70多岁的老母,千斤担子,全压在你一个人身上了……教育孩子们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好好工作,我死后,你会很难,但日子再苦再难也不要伸手向组织上要补助、要救济……”
焦裕禄去世那年,徐俊雅才32岁,上有两位年迈的老人需要赡养,下有6个尚未成年的孩子需要抚养,最小的孩子焦保刚才3岁多。一家9口人全靠徐俊雅每月50多元的工资和每个月13元的抚恤金艰难度日。但不管生活多么艰难徐俊雅都始终牢记着丈夫临终前的遗言,从来没有向组织上提过任何要求。不仅如此,每年焦裕禄的祭日,她都会告诫孩子们:“你们要是做错了事,别人不会说是我徐俊雅的孩子,而会说是焦裕禄的孩子。所以,你们一定要时时记住,不要打着父亲的名号来为自己谋私利,那样会糟蹋了你们父亲的一世英名。”
斯人常感怀,秉烛照高光,作为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干部,我们要学习焦裕禄同志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干事。(贾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