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组长,这个已经取缔的锻造厂,到巡察组撤离前是否仍在开工?巡察组暗访了几次?有影像资料吗?问题底稿中是否有收集的相关材料?”
“韩组长,这个农村社区群众集资建庙,个别党员参加捐款的问题,情况了解是否属实?建议对该社区的围绕意识形态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为重点。”
近日,顺河回族区委巡察办分别与区委五个巡察组就十届区委第十一轮巡察和第五轮巡察村(社区)的《巡察情况报告》进行会商,提出修改意见建议。
2019年5月,省委第十巡视组巡察工作专项检查组对该区巡察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巡察中发现存在巡察报告质量不高等问题。在巡视整改期间,该区委巡察办建立《顺河回族区委巡察机构组办会商巡察报告主要内容清单》机制,在巡察结束后,及时召开组办会商会,对巡察组提交的巡察报告、拟移交的重要问题线索等进行专题会商。
在会商中切实做到七个“是否”,一是看是否体现政治巡察、而不是业务巡察的要求。二是看发现问题是否准确,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紧扣“六个围绕”,紧盯“三大问题”,紧抓“三个重点”。三是看是否突出重点对象,重点关注被巡察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一把手”这个关键少数。四是看反映的“四风”问题时间节点把握是否准确。五是看是否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开展政治监督。六是看意见建议是否完整准确,是否前后照应,是否对症下药、有针对性,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七是看是否有照抄照搬被巡察单位党组织汇报、抄专项审计报告、抄教育活动对照检查材料、抄过去报告等现象。
一年来,顺河回族区委巡察工作组办会商机制已逐渐成熟,有力推进了巡察组与巡察办之间情况互通和工作互动共向移交问题线索13件,修改报告内容160多处,让各组巡察报告定性更准、问题更实、“画像”更准, 切实提高了巡察报告和问题线索质效。(李姣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