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区:用好“第一种形态” 让红脸出汗成常态
2018-10-12 15:40 来源:

“今天对你进行提醒谈话,是因为你作为包村干部在南北堤群众上访问题中没有履职到位”。近日,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一乡镇包村干部因履职不力被示范区纪工委约谈。类似这样的谈心谈话,在该区已成为常态。

今年以来,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纪工委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通过日常谈话、廉政谈话、提醒谈话、工作约谈等方式,对有苗头性倾向性违纪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及时提醒,直面问题,巧戳“痛”处,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教育、早处置,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止小错酿成大错。同时,结合以案促改工作,充分利用信访、微信公众号、“主题党日”活动、案例通报等渠道,强化日常监督和提醒,做到“预防针”常打、“紧箍咒”常念、“婆婆嘴”常说。1至9月,该区已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党员干部82人次,占“四种形态”处理总人数的61.7%。

“在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时,我们特别注意批评教育和诫勉谈话的针对性,一针见血、切中要害,让党员干部感到‘痛’,真正达到红脸出汗的效果。”该区纪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   开封廉政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