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的赤子之心
来源:开封廉政网 2018-09-07 16:51

很久之前就看过丰子恺的画,觉得简单干净又有意味深长,如今得了一本他的散文集《还我缘缘堂》,读了他的文字更觉他有着一颗晶莹剔透的心,就像他在《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所写到的孩子们的心一样。

每个人都是从小时候长大的,人最快乐的往往也是无忧无虑的童年。那时的我们,率真、自然,对生活充满热情,对世界充满好奇心,还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论物质上贫穷还是富裕,孩子们都能感觉到世界的美和人世的幸福。

经过时间和经历洗礼的成人越发失去了童年曾有的宝贵的东西,变得沉默、含蓄,也有装深沉,甚至虚伪。成为这样,或许因为生活的窘迫,或者因为自己对名利的执念,一个个活成了不自然的人,像机器一样,按部就班,永远重复,毫无生机,毫无创造力,他们不再是儿时的英雄好汉的样子,退缩、顺从、妥协、屈服,甚至阴险、狡诈,这是多么悲哀。

老子《道德经》中有句话来形容婴儿:“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那些真正道德高尚之从无一不是复归于婴儿,拥有着一颗赤子之心。他们不为功名利禄左右,没有老谋深算,没有贪得无厌,每天都真诚的工作生活,感知生命赋予自己的时间,感受世界赠与的阳光空气、鸟语花香,平平淡淡中却也能创造出不凡的成绩。这是否能称为成熟后的天真呢?

苏轼也是一个有着赤子之心的人。他在《前赤壁赋》中说,时间就像水一样流逝,也像月一样盈亏,“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子之心除了真性情,还有一股豪情啊!心之所至,就是心中所创造的世界,它是不被名利左右的大世界,孩子们口中经常冒出的一些惊人的充满想象力的话,就是他们的世界,其实,我们每个人本来都各自有一个大世界,简单而干净,美丽而浩瀚。

世界上最贵的不是物化的东西,而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本有的那颗赤子之心。(李斐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