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教育基地成党员干部热门打卡地
2020-11-12 10:37 来源: 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请看这幅楹联‘进祠先拜清廉二字,出门再生正气一身’,清廉二字可谓是何瑭的标签……”11月8日,武陟县何瑭家风家训教育基地,迎来了又一批党员干部及家属参观学习。

为深入挖掘武陟县优秀传统文化和良好家风,传播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引导党员干部积极培育好家风,该县纪委监委推出了12处“清廉家风伴我行”家风文化示范点,党员干部和家属纷纷打卡,短短时间内,这些示范点已经成为热门打卡地,何瑭家风家训教育基地正是其中之一。该基地是依托明代中州圣儒何瑭而建,何瑭一生廉洁清正、刚正不阿、治学兴教、造福一方。何氏族人以“忠孝仁义”的思想延续何氏家风,形成了严谨全面的何氏家规,为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据何瑭家风家训教育基地讲解员介绍,“清廉家风伴我行”有很强的号召力,一到周末,都是一家一家进行参观,人非常多,基地每一个小时进行一次集中讲解,让更多的人感悟何瑭的清廉家风。

“我曾多次来这里参观,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对何氏家风文化了解得越深入,就越能体会到家风对一个家族的长盛不衰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该县纪委监委驻县公安局纪检监察干部毋红星说,何氏家族能够人才辈出,和严格的家规有必然的关系。“自己和单位同事一起参观是一种感觉,带着家人孩子来参观是另外一种感觉。共同参与、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本身也是一种好的家风。”

除了何瑭家风家训教育基地,王在富精神纪念馆、农村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嘉应观勤廉担当基地、人民胜利渠渠首等也入围“清廉家风伴我行”示范点,让党员干部和家属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洁家风文化的熏陶。

王在富精神纪念馆通过留存的资料对比,再现了老书记带领乡亲们艰苦创业、努力奋斗,把贫穷落后的“糠包村”变成了闻名远近的“乡村都市”的生动历史。“不搞特殊化、不沾集体光、不收他人礼”是王在富一生的准则,也是他和家人的“约法三章”,其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每个示范点都有触摸屏、电子翻书等等,还能听讲解员阿姨讲家风故事,我觉得很有意义。”育英实验小学的学生任子梵手里拿着笔记本,在父亲的陪同下边听边记。“这是爸爸陪我参观的第四个示范点了,我希望爸爸也能成为王爷爷那样的人,以后我也要做王爷爷那样的人。”

“家风连着党风民风,良好的家风无疑是抵御腐败的重要防线。家风建设不应该只在党员干部中进行,家属也是关键环节。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本地优秀的家风故事熏陶影响党员干部的家庭,营造家风好、民风淳、党风正、政风清的良好氛围,打造武陟作风建设的金名片。”武陟县纪委负责人介绍。


刘宁



  • Copyright 2014-2017 www.jzjj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中共焦作市纪委、焦作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079号
  • 豫ICP备09040060号-1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