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实行“三平台四环节”营商环境工作法
———为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提供“指南针”

发布日期:2020-03-27    来源:鹤壁日报   

身着无尘服的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赶制隔离衣,裁剪、缝制、整理、包装……3月26日,记者在河南康灸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净化车间内,看到了这忙碌的一幕。

该公司董事长王秀彦告诉记者,作为一家医疗用品生产企业,隔离衣原本是公司今年下半年才计划生产的产品。疫情发生后,各类医疗防护物资出现短缺,公司临时改变生产计划,用10天时间迅速建成3条隔离衣生产线并通过审核投入生产。

开辟绿色通道,驻厂专职指导,推动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度重视河南康灸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需求,迅速行动,主动作为,为企业畅通特殊时期办税办证的绿色通道。

“2月3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开通绿色通道,一对一服务,审核完成隔离衣的产品备案及生产备案。2月6日至10日,我们先后帮助该公司办理‘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物资运输车辆’B证。2月17日,接到该公司预约电话后,示范区税务局进行了快速审批,半小时内就帮其成功领取了25份增值税普通发票。”示范区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另外,示范区市场监管部门仅用一天时间便完成了康灸来防护物资用品生产的资料审核、组织申报、实地验收、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发放许可证等全部流程,以最快的速度帮该企业复工复产。

示范区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疫情防控期间,为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加快企业复产复工,示范区按照省市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了《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工业企业复产复工操作规程》《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建筑工地复产复工操作规程》,为示范区企业全面复工复产提供操作指导。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专班,坚持“一企一策”,安排县级干部在企业开工前一周驻厂专职服务指导,为企业协调解决了物资保障、医疗保障、班车运输、员工招聘等各类问题。

在如此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下,富士康、耕德电子等5家重点企业于2月10日起陆续顺利复产。鹤壁机器人硅谷、国家863鹤壁科技创新园等8个省市重点项目自2月7日起就陆续复工。

努力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 办事最快的“四最”投资创业发展环境

过去的一年,示范区不断提高服务企业能力水平,成立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对标国内先进城市营商环境建设经验和做法,举全区之力开展“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推动示范区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基础上,示范区建立部门审批承诺制,公开承诺审批许可事项办理时限,公布权力、责任、审批手续办理、行政事业性收费、证明事项取消、人才公共服务等一批清单。”示范区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说,全面融入省、市“互联网+政务服务”系统,加快涉企事项办理,在申请材料完备的前提下,涉企城市管理类审批、市场主体注册登记、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备案等手续办理不超过3个工作日。推行建设项目用地规划、施工许可等审批事项“并联办理”“容缺办理”,大幅缩减审批环节和周期。

另外,示范区建立了“三平台四环节”营商环境工作法,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开通“3222093”营商环境投诉热线,广泛听取和收集企业投诉、建议和问题,实行分类交办、限时办结,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三平台’包括:搭建公众服务平台、搭建公众评价平台、搭建政策宣传互动平台;‘四环节’包括:公开承诺、评价反馈、整改提升、监督激励。”示范区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说,这为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提供了“指南针”,密切了政企关系、干群关系,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

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提升,示范区渐成鹤壁一流投资洼地,吸引了众多客商。2019年,示范区实际签约项目18个,总投资146.7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50%。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驱动,努力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四最’投资创业发展环境;持续完善民营企业困难问题协调解决机制、帮扶支持机制等,充分发挥企业‘服务管家’作用,着力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亲商安商富商的政商环境,为实现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三年全面建成,五年实现高质量发展’新五年发展目标提供坚强保障。”示范区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说。(记者 李丹丹)

上传:耿翠婷

打印

版权所有:中共鹤壁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鹤壁市监察委员会

ICP备案编号:豫ICP备09010477号豫公安备案号:41061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