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纪委监委:清风沁人心 廉洁润黎阳

发布日期:2022-06-09    来源:鹤壁市纪委监委网站   

按照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和省市关于清廉河南、清廉鹤壁建设的安排部署,浚县纪委监委从营造全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高度,结合本地实际实施“清风黎阳”工程,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和不同行业特点,打造分层次分众式的廉洁文化单元,确保清廉浚县建设覆盖全面、对象精准。

一、走好群众路线,激发廉洁文化生机活力

一是建设“清廉一园”。浚县纪委监委紧紧抓住公园作为城镇居民悠闲娱乐的功能性作用,以“廉德清风,泽润黎阳”“清官廉吏,世代楷模”“凤凰涅槃,浴水重生”“钟灵毓秀,群贤毕至”为主题,高标准建设廉政公园,通过人物雕塑、文化墙、景观小品等形式,让广大城镇居民在休闲娱乐中接受教育和熏陶。二是建设“清朗一线”。以廉洁长凳、官箴柱等形式将廉政文化元素嵌入景区和景观道路,并将县衙、阳明书院两大廉政教育基地连点成线,加上“清风扇”制作、“知行合一”碑刻拓印等互动体验项目,让游客和群众在游览的同时,“沉浸式”感受浚县廉政文化底蕴。

二、强化制度机制,释放廉洁文化引领效应

一是建设“清心一室”。以一副廉政标语,一套廉政档案,一块功能版面,一组廉政书柜,一个谈话制度。“五个一”的标准,精心设计打造县直机关单位廉政谈话室,配套完善相关廉政制度机制,让清心一室成为党员领导干部接受廉政提醒和廉洁教育的有效阵地。二是开展“清净一课”。在全县开展廉政党课教育活动,要求各单位党委(党组)书记、纪(工)委书记、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每年为所在单位党员干部讲授一次廉政党课,筑牢党员干部“不想腐”的思想防线。三是编纂“清正一册”。聘请专业人士,甄选23位古代浚县清官廉吏的事迹,并为每个故事根据内容融入漫画插图,编印成精美画册,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廉洁文化教材,让清廉之风代代传承。四是严格“清淡一餐”。为有效遏制舌尖上的腐败和浪费,详细制定了清淡一餐“八不准”标准,严格规范了公务接待范围、审批控制等制度,并通过明察暗访加强监督,做到廉洁用餐、清淡用餐。

三、聚焦社会热点,构建廉洁文化生态体系

一是开出“清诊一方”。以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为试点,在医疗卫生行业探索实行“重日常、望表及里,访民意、闻声索迹,专巡查、问疾于患,精把脉、切中肯綮”的“四诊”工作法,健全药品耗材、招标采购、医疗保险等关键制度,打造“清廉医院”。二是开展“清纯一会”。把清廉学校纳入浚县廉政文化建设体系,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清廉元素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形成干部清廉从政、教师清廉从教、职工清廉从业、学生清廉修身的良好育人生态。

四、助力乡村振兴,夯实廉洁文化的社会基础

一是悬挂“清规一联”。以楹联的形式,在各行政村两委大院悬挂了“村官虽小,做事俱应清正;为民谓大,务公皆须勤勉”的对联,时刻提醒村“两委”干部要以清廉乡村建设为目标,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二是建设“清新一廊”。围绕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建设廉政文化长廊,展示本村廉政建设相关内容,使干部接受监督、群众接受教育,打造“村村有亮点、镇镇有特色、全县成一体”的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新格局。

截至目前,浚县各单位共设置“清心一室”51个,建设清廉文化长廊69个,悬挂廉政楹联460多副,规范公务接待等机关管理制度9项,动态更新干部廉政档案7500多份,发放廉政画册5000余册,3000多名医护人员、7.8万多名教职员工和中小学生接受了廉洁思想洗礼。全县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党风政风持续向廉向好,医德医风、教风学风更加积极向上,社会崇德尚廉、守正持廉的氛围更加浓厚。


上传:李文秀

打印

版权所有:中共鹤壁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鹤壁市监察委员会

ICP备案编号:豫ICP备09010477号豫公安备案号:41061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