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廉韵丨姥爷的“六字”传家训

发布日期:2021-12-23    来源:鹤壁市纪委监委网站   

我的姥爷1935年出生,今年已经86岁了,是一个面容祥和的老头儿,他出生在中国风雨飘摇之时,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并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战争结束后直接留在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支援北大荒建设,在那里一呆便是30年。他的一生饱经风霜,积累了很多人生智慧,一直影响着我和我的家人。

小时候最喜欢听姥爷讲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故事,但是我也最怕姥爷,他总是会因为吃饭洒米粒、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吃饭没有让大人先入座这样的“小事”而批评我,现在的我明白了这是在为我们树立“家风”“家训”。今年他86岁大寿时,全家齐聚,姥爷看着满堂儿女很是满足,他说:人这一辈子,想要过的踏实而幸福,一定要做到“爱国、爱家、爱己”。

“爱国”是立身之本。姥爷说他经历过国家的生死存亡,上过战场,亲眼看到战友牺牲,他知道这个国家的建立凝聚了多少血和泪。他说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国家都不爱,那是忘本!忘本,便是不忠不义,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是不能立足的。他告诫我们:能力大的要回馈社会、帮助弱小,“富而不遭人怨”;能力小的就认真工作,对得起自己的岗位。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同样是爱国。

“爱家”是幸福之源。姥爷说他能从战场上活下来,有了家庭和孩子,现在还能看到四世同堂,是一辈子最幸福的事,经营好家庭也是一种成功。他告诫晚辈:做儿媳的,一定要孝敬公婆,孝敬公婆便是孝敬父母;做女婿的一定要敬重岳父岳母,敬重别人父母便是抬高自己父母;做丈夫的要爱护妻子,做妻子的要尊重丈夫;做儿女的要多与父母交流日常生活,父母便会感到满意知足。这些看似平常的话语,孕育着古老而朴素的中华传统美德,隐含着家庭幸福的“密码”。在姥爷的教育和影响下,我们的大家庭团结和睦,其乐融融。

“爱己”是成功之基。姥爷说,爱己要做到自重、自爱、自律。想成为让别人尊重的人首先要爱惜自己,爱惜自己的品德和名誉。姥爷告诫我们:“坏什么不能坏规矩,没什么不能没名声”,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是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础和底气,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要兢兢业业工作,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工作平台,守住自己的底线,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

做为纪检监察干部的我,更是牢记“家训”,时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监督别人首先要监管好自己,带头做遵守纪律的标杆,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三严三实”: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心有所畏,言有所戒,守住做人底线,爱惜自己名誉。

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姥爷“爱国、爱家、爱己”的家训,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也会把这种“家风”“家训”传递给我的孩子,将这种家族文化代代传承下去。(驻市审计局纪检监察组 许铭轩)


上传:张晓晓

打印

版权所有:中共鹤壁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鹤壁市监察委员会

ICP备案编号:豫ICP备09010477号豫公安备案号:41061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