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风采 > 正文

聚焦党的二十大·学思践悟③ 王文彬:以永远吹冲锋号的斗争精神 在赶考路上奋力展现淇县担当

发布日期:2022-11-30    来源:鹤壁市纪委监委   

淇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王文彬

淇县纪委监委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永远吹冲锋号的斗争精神和赶考路上有我的奋进姿态,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涵养青山绿水政治生态的新征程中展现淇县纪检监察新担当新作为。

强化政治监督,彰显“两个维护”的忠诚本色。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上,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和重大政治责任,必须严格履行政治监督职责,推动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一是紧盯主体责任,抓住关键“人”。持续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从信访举报、案件查办、巡察监督等多渠道发现、挖掘相关问题线索,打好“压责任、纠偏差、防风险、抓整改”的“组合拳”,综合运用约谈、通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提出纪律检查建议和监察建议等开展“政治扫描”,及时识别纠治苗头性倾向性政治问题,推动问题整改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决策执行到位。二是紧盯职能职责,抓住关键“事”。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聚焦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和县委中心工作,健全“室组地巡”协作联动机制,对疫情防控、灾后重建、营商环境、防范化解风险等群众反映强烈的事项及问题高发频发领域,量身定制动态“监督清单”,精准绘就“路线图”,实行“周督导、月报告”机制,拧紧责任“螺丝钉”。三是紧盯权力运行,抓住关键“点”。健全完善权力监督机制,以“三重一大”事项作为切入点,全面梳理掌握各县直单位、乡镇(街道)工作领域的廉政风险点,推动主责部门研究完善风险防控措施,切实减少消除权力监督的真空地带,保证权力在正确轨道上运行。

深化正风反腐,擦亮自我革命的无畏成色。把一体推进“三不腐”要求贯彻落实到正风肃纪反腐各方面,不断提升治理效能。一是强化“不敢腐”的震慑。运用“全周期管理”方式,持续深入推进“一老一小一青壮”、粮食购销、社保基金管理、公共资源交易招投标、惠企利企政策落实等12个领域的专项整治。严肃查处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违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持续释放一严到底、一刻不停歇的强烈信号。二是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坚持问题导向,把健全完善制度机制贯穿案件查办、以案促改的始终,推动审批监管、执法司法、公共资源交易及财政支出等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运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加强警示教育,推进以案促改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深入推动实施清廉淇县建设,充分挖掘提炼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遗产中的清廉元素,全力打造清廉淇县文化地图,让清廉理念深入人心,在构建不想腐的思想自觉上下足功夫,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拧紧思想“总开关”,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厚植为民情怀,淬炼人民至上的初心底色。一是站稳群众立场。将人民至上理念贯穿纪检监察工作始终,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做好监督执纪各项工作,在察民情、解民忧中厚植为民情怀。二是开展点题整治。组织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开展窗口服务单位“大走访”“大体检”,推进村(社区)“三资”“双提”监督,对教育医疗、公共资源、社保基金、乡村振兴等领域进行专项整治,对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不正之风坚决打击、精准查处,让群众在正风肃纪反腐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解决群众诉求。经常走进群众、深入基层,多接地气、多听民意,找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通过梳理一批线索、查处一批案件、通报一批典型、完善一批制度,及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监督执纪成效造福于民、取信于民。


上传|刘阳

打印

版权所有:中共鹤壁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鹤壁市监察委员会

ICP备案编号:豫ICP备09010477号豫公安备案号:41061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