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监督为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23年,鹤壁市开发区、示范区、宝山经开区纪检监察机关把监督护航高质量发展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着眼大格局、找准小切口,下沉一线、靠前监督,着力打通政策贯彻落实中的堵点淤点难点,推动干部作风持续好转,以高质量监督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监督下沉,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自从这里设立共享单车停放点,我们公司职工出行方便多了,多亏了区纪工委同志的帮助。”鹤壁市荣晟达电气有限公司负责人于艳丽对到企业走访的开发区纪工委监察工委企业“护航员”说道。
为推动各项惠企纾困政策落实到位,开发区纪工委监察工委选派10名纪检监察干部担任企业“护航员”服务全区50家企业,着力解决阻碍决策执行、影响政策落实、服务企业不力等损害营商环境问题,形成“问题快速督办、实效全程监督”的助企监督工作机制。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去年以来,该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坚持把制度建设摆在优化营商环境突出位置,先后出台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实施意见》《服务民营经济监督办法》等11项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办法,坚持把正风肃纪反腐与亲情政商关系构建相贯通,推动形成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同时,该区纪工委监察工委积极开展“万人助万企”走访活动,下沉一线了解助企纾困政策落实情况和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并及时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切实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2023年,先后为辖区企业协调解决办证难、项目落地难等问题40个。
靠前监督,护航项目规范有序落地
营商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也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社会生态的侧面反映。示范区纪工委监察工委聚焦重大项目建设,坚持“项目化、小切口、清单式”理念,结合项目发展实际跟进监督,切实为市场主体保驾护航。
“重大项目往往涉及部门多、资金量大、廉政风险隐患多。我们从项目建设之初就通过列席工作会议、开展谈话提醒、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解决。”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监察工委主任王文飞介绍道。
为确保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解决,该区纪工委监察工委聚焦项目建设,全面开展自查,印发《示范区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督促区发改局、城市建设管理局、城投集团等职能部门进行重大项目情况“大起底”,排查重点项目15个。对存在进度缓慢、合同签订不规范等问题的项目,摸排问题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按时报送台账,逐一对账直至销号。
同时,该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夯实职能部门主体责任,深入监管单位和项目工地,围绕手续办理、工程进度、资金拨付使用等重点环节,综合运用听取汇报、审阅资料、抽查检查等方式,全面掌握重点项目基本情况,督促职能部门履职尽责。2023年,共开展监督检查21次,抽查项目资料70余份,督促问题整改24个。
系统施治,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项目手续办理是否顺利?相关职能部门是否有‘吃拿卡要’、不作为、慢作为问题?”这是宝山经开区纪工委监察工委纪检监察干部深入美瑞新材料(河南)有限公司建设工地的场景。
良好政治生态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过硬干部作风就是最好的“金字招牌”。该区纪工委监察工委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顽疾,坚定不移加强作风建设,紧盯重要事项、重要节点、重要领域,集中开展公车私用、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专项监督检查,坚决查处在支持保障市场主体良好运行中的作风问题,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该区纪工委监察工委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围绕资金使用、行政执法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监督,通过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深入企业全面摸排,倒逼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跟进问题解决,助力安商护企。一年来,查处各类问题4起8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人,组织处理6人。
惩处只是手段,防治才是目的。针对优化营商环境中暴露出的问题,该区纪工委监察工委推动区直各单位紧盯工程招投标、后勤采购、商务招待、公务接待等廉政风险易发多发环节开展自查,排查风险点15个,建立健全工作制度15条,进一步堵塞制度漏洞,补齐监管短板,以更优营商环境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卢玮珍 张帅波 朱楠)
上传丨陈莹莹
打印